颁出百万大奖后,浙青电影周的创投接下来要怎么走
七大评审导师:
千禧生猛,要把优势挖透
![]() |
郝蕾 |
![]() |
顾晓刚 |
![]() |
张家鲁 |
![]() |
应萝佳 |
![]() |
殷若昕 |
![]() |
梅峰 |
![]() |
杨超 |
本报记者 陆芳/文 徐彦/摄
10月22日,2024青年电影周(浙江)的浙江创投荣誉正式发布,浙江创投百万大奖和六大奖项尘埃落定。
作为青年电影周的重点单元,“浙江创投”今年全新亮相,共设三大独立评审赛道:“江河湖海——主赛道”、“千禧新生——千禧赛道”、“浙江创造——浙江赛道”。
浙江创投由知名电影人王红卫担任总策划,邀请了梅峰、应萝佳、殷若昕、杨超、顾晓刚等业内五位顶尖导演/编剧,担任创投复审评审暨导师,针对三十强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深入辅导和交流。
由编剧/监制张家鲁、演员郝蕾、导演/编剧/监制饶晓志等三位著名电影人组成终审评审团,考核入围路演的十五强项目,并最终评议出了浙江创投大奖及各个奖项归属。
电影周创投期间,记者见缝插针地专访了梅峰、应萝佳、殷若昕、杨超、顾晓刚等五位复审评审暨导师,以及张家鲁、郝蕾两位终审评审,听他们聊了聊对浙江创投的感受和对年轻创作者的期待。
野生力量令人惊喜
今年浙江创投的千禧赛道,为业内首个为00后打造的专属赛道,备受关注。
而此次千禧赛道的项目也表现亮眼,最终有两个项目获奖,其中“千禧赛道最佳项目”由丛希文导演、编剧,黄旭峰制片的《北纬四十七》获得;拿下“最具未来可能项目”的《卑鄙之家》编剧、导演也是一位00后。
这届00后创作者的亮相,令评审们眼前一亮。张家鲁毫不掩饰自己对00后的喜爱:“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就感到十分 ‘生猛’。不只是他们的项目,还有他们个人的经历,我们看到大部分项目都是科班出身的,电影学院、传媒大学或者中戏,但在千禧赛道,看到了一些野生野长的创作力量,这个事情特别惊喜。可以想见,在他们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对于创作基本是没有任何支撑的,但它还能长出来,而且长得还不错,这个事情非常令人欣喜。我也想看看这些年轻的创作人,他们未来会怎么走,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陪他们走走看。”
郝蕾也表示:“有几个00后小孩还挺有意思的。虽然没看到他们将来拍摄的结果,但我觉得看起来都好像蛮成熟的,这种成熟不是说脸、整个人的状态,而是那份信心,这让我很开心。导演于剧组相当于统帅,要统领剧组所有的同仁做一个集体创作,所以这份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很欣慰,中国电影的未来在他们身上。”
杨超也觉得千禧赛道是很有创意的一个设置:“在00后的这帮导演中间,挖掘出了像《北纬四十七》丛希文这样的导演(丛希文凭借短片《将爱放逐》入围了今年戛纳短片基石单元)。她能入围戛纳,也证明她此前的准备是充分的。而实际上我们更欣赏的是一个导演在去了戛纳之后还能保持冷静。”
想和市场做更深连接
今年入围项目中,犯罪悬疑题材不少,这届年轻的创作者也表现出很强烈的与市场连接的愿望。获得“主赛道最佳项目”的《全屏搜索》,就是悬疑惊悚题材。
应萝佳在谈到对这次入围项目的整体感受时表示:“我觉得整体上这些创作人的心态非常开放,有两个元素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是希望跟观众跟市场做更深的连接。另外一个就是他们想做创新的东西,希望作为新的创作者进入市场,提供出更新的更有意思的东西。”
顾晓刚辅导的五个项目中,有四个是悬疑片,其中一个就是《全屏搜索》:“《全屏搜索》除了时间的投入度(成熟度)、火热的女性议题之外,也有新的电影语言的可能性的,就是关于桌面电影的概念。互联网、APP系统,进入了我们当下生活的角角落落,桌面电影这个题材很适合中国人来拍摄,我们也很期待这个作品。”
杨超则表示,现在市场什么类型的影片挣钱,大家都知道。这种现状会逼着资方寻找强类型、大议题的东西。在创投上,资方的选择会给创作者释放一个信号,所以大家就会去跟这种类型。
“这里面多少是创造者应市场的需求做出的选择,多少是他(她)自己就对这个类型有研究,这个是有区别的。最好的是,导演就喜欢这样的影片,研究过黑色电影,研究过悬疑片,再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寻找出一个故事来。这种东西对他(她)来说是个作品,是个艺术品,对市场来说,资方觉得这就是他要的菜,这样是最好的。”
年轻人要回到自己的创作中
浙江创投的这些评审,大都是国内创投的常客,他们也坦率地指出了有一些年轻人将电影作为成功学,甚至为创投而“攒”项目。
杨超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创投太多,导演不够用,导致导演很着急地不停地攒项目,在剧本上不够专注,投入的时间不够多,这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情况。我们会针对这种情况提醒导演,不能把项目当作是自己的产品,而要把剧本当做是自己的。”
他说自己非常反对项目带着一些议题,带着一些时下的市场观众可能会感兴趣的元素迅速拼凑一个故事:“这里面缺少导演的生命体验,缺少导演的深入思考,甚至缺少导演在剧组层面的那种扎实的准备,这是环境对导演的一种诱惑和影响。我们除了作为评审,作为老师,最应该尽到的职责就是,提醒大家要回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梅峰也指出:“我也见到一些情况,有的年轻导演带着项目跑创投跑得太多了。跑得太多,容易把自己给跑疲了,结果混成熟面孔了,新鲜感没了,这是一种很被动的局面,这可能是要注意的。”
应萝佳也对年轻人急于走市场提出了忠告:“先把自己的优势挖掘清楚,挖掘得淋漓尽致。在这基础上再去寻找跟市场的连接,我觉得才会做出有突破的新东西。”
对于00后,梅峰还提醒他们干电影这行要有心理准备:“00后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年轻,对社会还不太了解。人生呢,一切都是刚刚开始。而电影呢,又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做电影可能要面对不断的创作上的痛苦。如果真的做导演的话,体力也是考验。面对困境的时候,对他们鼓励的话就是,认清现实,不要轻易放弃,能坚持多久坚持多久。”
希望创投的纯粹性继续保持
今年创投入围项目类型非常丰富,市场向的和艺术向的基本平分秋色,非常均衡。最终奖项分配上,艺术向的项目还是占了大多数。奇幻儿童片《夜间声响》获得最大奖——百万大奖,这部制作中的电影,也终于有了做后期的钱。三位终审评审在评奖时意见非常统一,按照郝蕾的说法,好东西大家一眼就认出来了。
聊到浙江创投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郝蕾表示:“我觉得应该保持纯粹性。有的时候,我们会要得很多,比如说希望更多的投资方,能把我们创投的项目及早完成及早进入正轨,拍摄,然后上映。有的创投可能会给予更商业的项目更多扶持,但可能就失去了创投的意义,因为商业是要靠市场考量的,而我们作为业内人士,还是要注重艺术性。”
杨超则表示,只要浙江创投持续不断地办下去,就挺好。他非常推崇王红卫老师,认为一个创投需要一个真正懂的人,王红卫老师是不二人选。
殷若昕则感性地表示:“每个创作者(的作品)可能最初的时候都跟自己的家乡有关,浙江创投给予创作者的支持力度也特别大,我觉得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