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边老字号小钵头甜酒酿
师徒传承中
坚守老店老手艺
![]() |
润和祥小钵头甜酒酿 |
![]() |
王永德(右)现在仍在店里搭把手 |
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尽头,有一个木屋造型的商业摊位。摊位锦旗上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润和祥小钵头甜酒酿”。
摊位里,曹宙斌耐心介绍着小钵头甜酒酿的制作工艺。摊位外的弄堂里,年过六旬的老板王永德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曹宙斌,是王永德的徒弟。
三年前,钱江晚报启动第一季小店调查时,就曾报道过王永德收徒的故事。三年多过去,差点因为王永德想退休而告别的润和祥小钵头甜酒酿现在怎么样了?
货车司机转行
90后徒弟已能独当一面
三年过去了,整家店基本由曹宙斌在打理。从制作小钵头甜酒酿到开店卖货,他早已轻车熟路。
每天,王永德都来,守店的曹宙斌总会拘谨一些,因为“师父要求很高,很严格”。
而谈起曹宙斌,王永德虽然嘴上说“比我们那时候做学徒可差远了,只能说马马虎虎”,其实心里很认可。
曹宙斌的家在塘栖,曾做过货运司机。收他为徒,王永德看中的是他的真心和肯吃苦。
如今,润和祥小钵头甜酒酿依旧是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上的顶流。“日均卖出一两百碗甜酒酿不成问题,节假日高峰期,四五百碗甜酒酿半天就能卖完。”曹宙斌说,他没什么野心,没想过开分店,没想过开加工厂,就是想把这家店一直守下去,“靠口碑和良心做生意。”
从自行摊车到固定摊位
小店里的变与不变
润和祥小钵头甜酒酿的技艺传承自王永德的爷爷,追溯起来已有百年历史。
大约15年前,王永德推着一辆改造过的自行摊车,在拱宸桥桥边叫卖小钵头甜酒酿。“最忙时候一天能卖出四五百碗。”
六七年前,润和祥的自行摊车变成了固定摊位。
王永德卖甜酒酿的这些年,小店几乎天天开张,风雨无阻:“多小的生意,只要坚持做,一定能赚到钱。别总想着一夜暴富,要脚踏实地才能把店开好。”
这些年,店里陈设基本没有变。唯一的变化,可能就是在店里放着一些饮用水,“逛街的人渴了要买水,我们就顺便带带,不赚钱的,只是为了方便大家。”曹宙斌说。
王永德说,这两年很多人劝他扩大规模,也有人表示想买断品牌。他都拒绝了。他对徒弟的要求也很明确,先把店守住,再想怎么创新。
如今,街区马上要改造提升了,今年十一假期前,润和祥会搬进新的店铺,还在原来的位置。
王永德说:“店的外观可能会变,但口味不变,老手艺不变,对客户的诚意和客气更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