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湖滨路排队王,如今门可罗雀 店主发愁,每年50万租金怎么办

返回

曾经的湖滨路排队王,如今门可罗雀
店主发愁,每年50万租金怎么办

淀粉肠塌房,从业者感受“倒春寒” 本报快评:要守护安全,也要守护生计

阅读数:0

  曾经的湖滨路排队王,如今门可罗雀

  店主发愁,每年50万租金怎么办

  淀粉肠塌房,从业者感受“倒春寒” 本报快评:要守护安全,也要守护生计

  近日,央广网曝光了淀粉肠用鸡骨泥代替鸡肉以次充好、脂肪含量越来越高、无专门国标等乱象,引发众多消费者对于这一街头网红美食的强烈质疑。身处其中的生产厂家、经销商以及商户,也遭遇冲击,陷入“塌房阴影”。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敢买淀粉肠,夜市的淀粉肠摊位上,有人弃摊不管,有人一晚零收入,有学校门口的摊位连夜改为烤面筋摊。

  在网上卖淀粉肠的商家,被数万人抨击,在某平台上开店的陈先生再没收到一笔淀粉肠的订单,反而还有不少订单通过七天无理由退货退款……

  在杭州,记者走访了湖滨路上一家网红淀粉肠小摊,这里只有几平米,但曾经生意是那么红火,堪称小吃街里的“排队王”。而今,摊主小蒋看着冷冷清清的场面,每天都在头疼50万的店铺年租……

  面对声誉和信任危机,淀粉肠厂家坐不住了,纷纷发布声明,拿出检测报告,甚至直播生产车间;不少摊主也在摊位贴上了检测报告,一场“淀粉肠保卫战”悄然打响。

  任何行业都难免有“老鼠屎”,不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放过一家违规的,也不冤枉一家合规的,对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坚决零容忍,对诚信经营、规范生产的也要及时澄清,守护其正当权益,这才是社会和法律在淀粉肠这事上该有的坚定态度。

  这场淀粉肠“塌房”与“自救”的风波,也是一场大考。食品安全问题,既关系着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也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安全”底线不容触碰,合法的“生计”也要坚定守护。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