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全家一起收收心
暑假作业还没做完
家长该如何提醒
开学前,全家一起收收心
暑假作业还没做完
家长该如何提醒
孩子们的小情绪
1.我7月底就把暑假作业做完了,从8月开始,妈妈就用各种名目给我布置作业,有时是命题作文,有时是预习,有时是复习,我该乖乖听她的安排吗?
答:你7月就完成了所有学校作业,真棒,你一定是个自觉自律并且学习高效的孩子。我想,你可能并不是想拒绝学习和进步,只是想摆脱“妈妈的束缚”,想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来自妈妈的尊重,如果妈妈让你自己决定,是学习还是玩耍,你一定选择继续学习,是不是?
如果是这样,我建议你跟妈妈一起制定一个“自我提升计划”,或者你自己制定计划,请妈妈提建议,然后按照计划执行。妈妈看到你有想法、肯努力,她一定也很开心,不会再额外增加拓展内容了。期待你亲子沟通的佳音哦!
2.马上要读初中了,初中老师布置的作业好难,爸妈整天念叨初中和小学很不一样。初中真的那么可怕吗?我要做哪些准备?
答:进入初中,即将面对新环境,你和父母都感到些许迷茫与焦虑,这也是正常的。其实做好两个准备就行:心态调整和学习规划。
首先,调整心态。初中不可怕,会有老师指引、帮助你化解难题,你还可以结交新同学,可以学习到更多新知识,会有更广阔的平台展示自我……放下焦虑,享受成长。
其次,做好学习规划。在假期剩余时间内,规范每日作息,安排切实可行的学习和运动计划,并努力高效完成。对于学科预习和作业中不会的地方,及时圈划标注,可以开学后或是线上询问老师。
踏实前行,你定能在未来的中学时光遇见更好的自己!
3.暑假只剩下最后十天了,我突然发现还有很多暑假作业没做,立刻焦虑起来,感觉无从下手,我还来得及完成作业吗?
答:假期余额不足,却发现还有很多作业,这说明,你是个重学习、要上进的好孩子。我们要庆幸还有十天,只要现在开始做,合理安排时间,针对作业清单,每天定时定量高效,一定可以完成的。如果实在完成不了作业,跟老师沟通一下,相信一定可以圆满解决。切记,对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行动。开笔写,你就会信心满满了。
4.我成绩普通,马上要读初三了,爸妈给我报了英语、科学、数学三门学科班,他们想让我提升一下成绩,考一个好点的高中。我顿时觉得初三压力好大啊。
答:走进初三,大家都有压力。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努力,有努力才能成功。所以说,你有压力,就意味着成功一半了。
有几点做法供你参考:
第一,不必过度紧张、焦虑。中考难度并不大,即便你之前基础不牢固,但只要笃定地用心学,一年的时间也足够补漏洞了。爱拼就能赢哦。
第二,反思自己,养成好习惯。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用笔记本列出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有哪些不好的习惯和问题,比如上课发呆、走神、不肯提问等等。找出问题,并写下改进方法。
第三,找高效的学习方法、大胆提问。文科贵在积累,沉下心背诵,并循环记忆;理科重在理解,要归纳总结,建立知识体系。多研究错题,大胆向老师提问。
第四,贵在坚持、全力以赴。把自己从一种状态强行拉到另一种状态势必是一个痛苦、煎熬的过程,也许你会经历想学却学不会、努力了但效果甚微、同学的不理解、老师的质疑等等,但无论经历了什么,请一定不要放弃,越努力,一定越幸运!
家长们的小烦恼
1.暑假作业里有不少阅读作业,但这个暑假孩子为了适应初中生活,在不停预复习,没时间看课外书,只能把阅读作业放一边,怎么办?
答:既希望孩子“刷题”,也想孩子有时间读读课外书,完成阅读作业,这是不少家长的心声。但如何安排呢?
建议时间上,引导孩子做个规划,将每天的阅读任务进行“切割”,分散在不同时间段完成,如晨读、午后、睡前等,以“少而精”的形式,利用零碎时间,让孩子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内容上,让孩子自己选择,先读哪一本,再读哪一本。一次读多少页。
阅读的方式也可以变化,比如散步的时候,听名著;孩子做题疲劳的间隙,可以看看名著中经典片段的视频等等。
2.上周带孩子出去玩了一周,啥作业都没做,回来后发现他心野了,做作业质量低下、错误百出,看书也很难集中精神,常常走神,该怎么调整?
答:假期里的旅行和学习能互相补充,也是亲子陪伴的一种方式。走进自然,开拓视野,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二者之间的切换,确实需要做一些调整。
生活需要仪式感,旅行和学习也一样。我们要重视一件事情的结束和另一件事情的开始。旅行结束后,陪伴孩子整理旅行的收获,比如说理一理旅途的照片,或者是写一写旅行的心得等等。然后再重拾学习状态,整理一下学习上要完成的任务,重新调整假期学习的规划。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家长可以给予建议,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收心,做到静心陪伴。这样应该能让孩子顺利找回学习生活规律。
3.按照孩子的计划,他可以在开学前完成所有的作业,但我实在不放心,每天总是忍不住催他,孩子经常嫌我烦,但我其实是好心提醒他。
答: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的不放心,每个家长都有。而孩子吐槽你,说明孩子长大了,有主见了,不似小时候总是依赖父母,做家长的,应该高兴啊。这个时候的他们,也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如果我们总是说教、唠叨,会引起孩子的厌烦,甚至引发叛逆。所以建议多给孩子一点自我管理的时间,多听听他自己的想法、安排,然后在这过程中,简明扼要地给点意见,或者提个醒。实在熬不住要催孩子的时候,可以用期待型、肯定型的语气,比如:这作业写得很整齐啊,如果提高点速度就更好了。或者:今天完成这么多了,看样子开学前完成没问题,你说呢,宝贝?
4.孩子暑假去爷爷奶奶家玩,每个周末都能玩游戏。现在回到家,我们收了他的电脑和手机,他也知道该收心学习了,但好像“玩玩玩”的惯性还在,该如何帮他调整?
答:将心比心,我们大人也会这样,放了几天假,就有了“玩玩玩”的心理惯性,对上班有失落感。所以孩子有这样的心理,我们首先跟孩子表达我们的理解,并允许孩子有一个调整时间。
然后和孩子一起商量调整的方法。可以建议孩子列出开学后的快乐事情,比如可以和同学一起玩了,可以参加新的课程了等等;可以给孩子看看以往在学校的活动照片,唤起他对学校的回忆;可以和孩子利用散步、游玩的时间,提前看看学校的假期变化;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和孩子到周边景点、博物馆等地转转,爬山、走路都可以,转移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