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医生给自己做胃肠镜
“很酸爽,但很值得!”
从此更知道该如何操作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也能告诉患者该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
![]() |
90后医生给自己做胃肠镜
“很酸爽,但很值得!”
从此更知道该如何操作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也能告诉患者该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
每个月,浙大一院消化内镜中心的项赛衡医生平均要做300-500例胃肠镜检查,操作起来早已经是轻车熟路。
但最近,他做胃肠镜时遇到了一个小挑战,因为他对自己下手了!全程既当医生,又当病人,他表示滋味很酸爽,但体验很值得。
结束胃镜检查时,他开心地给自己比了个“耶”:人生的愿望清单又划掉一项。
90后医生好奇心满满
这一想法已酝酿多时
出生于1993年的项赛衡在浙大一院消化内镜中心工作了4年多,他好奇心重、动手能力强,喜欢体验一些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
这次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的想法,最早要追溯到他多年前看过的一张老照片:1961年,苏联南极探险队唯一的医生列昂尼德·罗戈佐夫突发急性阑尾炎,他只好自己剖腹做了阑尾切除术。
“这也太酷了吧!”当时还是医学生的项赛衡颇为震撼,但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很酷地向前辈致敬。
工作后,他又在一个学术交流群里看到了同样令人震惊的画面,那是一个广东医生发上来的视频,他正在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群里的同行们顿时炸开了锅,纷纷点赞这个硬核的行为艺术。
“那时候我没想着自己也去做,毕竟我还年轻嘛,我们临床上不建议无症状的年轻人做胃肠镜检查。”
但前段时间,项赛衡出现了一点便血的症状,联想到自己门诊时曾查出好几个年纪轻轻的胃癌、肠癌患者,觉得还是全面做个胃肠镜筛查才放心。这时候,心里酝酿多时的想法终于冒了出来:何不自己给自己做检查?
“我发现,虽然无痛胃肠镜现在也比较普遍了,但其实门诊里选择做普通胃肠镜的患者也不在少数,这些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些不适,如果我同时以病患和医生的身份做检查,未来的检查中更能知道该如何操作以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也能告诉患者该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
清爽的肠,漂亮的胃
首次“见面”印象良好
做好决定后,项赛衡做了两个准备工作,先翻出同行医生的视频观摩学习,主要参考对方做检查的姿势,然后找了同科室一位老师陪他,“万一我‘失手’了,他能顶上。”
提前喝泻药清肠后,胃肠镜检查就正式开始了。一想到和自己肠道、胃的初次见面,他还有点小激动和小紧张。
患者做普通肠镜一般是侧卧在检查床上、背对着医生,项赛衡自己操作,只能把检查床往上摇起45度角,仰面靠坐在床上。
他曲起腿,右手操控着插入体内的肠镜管子,这根管子大约食指粗细、长一米三左右,负责前进后退和左右转动;左手按着另一个装置,起到控制方向盘的作用,负责让管子上下转动,同时控制注气和吸引。
“管子插入的感觉倒是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紧张,就跟体检时直肠指检的感觉差不多,毕竟肠镜和手指的粗细也差不多,而且开始插镜前会先抹上足够的润滑剂,然后先用手指‘探探路’,所以就……还挺丝滑的?”
但随着肠镜越走越深,他还是感受到了一点阻力。正常情况下,他插镜过程视不同情况耗时3-8分钟左右,但给自己操作时手感不同,不太顺手,花费了半小时以上才插镜成功。
终于,他在显示屏上看到了素未谋面的大肠,“嗯,还是挺光滑的,色泽也不错,也没有息肉什么的,最重要的是,肠道准备令人十分满意,清清爽爽的一条肠子!”
接下来是胃镜,项赛衡换了个姿势,面对显示屏坐在椅子上,右手慢慢将胃镜管子从嘴里插进去,当他在显示屏上看到咽喉部时,下意识地做了个吞咽的动作,并快速将管子从喉咙里插了进去。
但插进去的一瞬间,一阵恶心感袭来,他本能地想要呕吐,这也是大部分患者做普通胃镜时最难熬的一点。他强忍住恶心的感觉,将管子从食管送了下去,抵达胃里,然后端详起自己的胃。
还没等他仔细看清,旁边的老师先夸起来了,“嗯,你的胃挺漂亮的。”果然,确实是一个光滑、没有瑕疵、形状标准的漂亮胃,而且没有感染“胃健康的头号杀手”——幽门螺杆菌。
不要对胃肠镜检查望而却步
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检查
这次挑战成功后,项赛衡不仅排查了肠胃疾病,还切实体会到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适,以后做检查就更细致耐心了。更重要的是,他从此可以现身说法劝说那些抗拒胃肠镜检查的患者。
前几天门诊,他接诊了一个30岁出头的小哥,小哥患胃溃疡多年,最近胃疼、恶心的症状加剧,在妻子陪同下来到浙大一院消化内科就诊。结合病史和症状,他认为有必要做胃肠镜排查,但患者坚持吃点胃药就好了,胃肠镜又麻烦又不舒服。
于是,项赛衡讲述了自己做胃肠镜的过程和感受,还列举了几个年轻胃癌患者的病例,终于成功说服了他。胃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小哥患上了早期胃癌,随后马上入院准备手术。
“肿瘤早期往往没什么症状,常规的体检也无法发现。但胃肠镜检查却可以非常有效地发现病变端倪,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我们也在日常工作中切身体会到,近年来胃肠道肿瘤的发生日渐年轻化。”
他建议,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定期接受胃肠镜体检(具体频率视第一次检查的结果等因素而定,如果检查都没问题的话,通常是胃镜3年一次,肠镜5年一次),如果曾经检查出有问题的,更要注意定期随访。
年轻群体虽然消化道肿瘤发生率较低,但是当你的医生出于专业判断推荐进行检查的时候,也不要抱着逃避和侥幸心理,该做还是要做。
“胃肠镜检查确实还是会产生一些不适,尤其是胃镜,建议患者在做之前,对自己进行评估,判断自己是否有较好的耐受度,如果不是的话,建议选择无痛胃镜。如果选择普通胃镜检查的话,最重要的就是要听从现场医护的指挥,他们会实时指导你怎样最好地配合完成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