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车跑成生活的王者
杭州两位滴滴师傅:
这样的日子有点甜
![]() |
![]() |
杭州两位滴滴师傅:
这样的日子有点甜
每天,他们比这个城市醒得更早,睡得更晚。手握方向盘,乐此不疲地听着“你有新订单”的召唤。
但,她的快乐,比以往来得更真切;他人生的目标,从来没这么清晰过。在做网约车司机的路上,他们努力奋斗着,简单地希望快乐多一点,生活好一些。
6年跑了3.84万单,收入达到七位数
网约车司机王姐:开着开着比以前上班还开心
早上7点,51岁的王云芳从杭州丁桥家里出发,打开滴滴司机手机端,开着一辆日系三厢车出发。
几天前,她刚从滴滴优享司机转成了快车司机,“我这个人有这么个脾气,一定把每天的量跑满,快车的单子可以早点回家。”
拼命三娘的性格,让车队里的小伙伴们都很服气,人称“王姐”。
王姐身材娇小,一头干净利落短发,一身休闲装。她的车干净、整洁。后备厢里常年放一只水桶,每天出发都会装上小半桶水。
前几年,王云芳去龙井山上一个高档餐厅接客人,因为下雨天山路泥泞,车身变得很脏,乘客要上车,车门拉手上都是泥,“我当时车上要有水,能把车把手擦擦干净,就不会这么尴尬了。”
那以后,这只水桶经常发挥作用。有一次,接到有酒气的乘客,王云芳赶紧倒掉水桶里的水,套上垃圾袋,贴心地递过去。乘客果真捧着水桶吐了一路。
到今年9月,王云芳跑网约车满6年。之前,她是东莞一家进出口公司在杭办事处采购员,空闲时间比较多,就在吴山广场附近陪儿子读书。照顾儿子之余,她注册了滴滴司机,居然跑着跑着就爱上了。进出口公司杭州办事处取消后,王云芳全身心开网约车,“只要努力,收入肯定不会比上班差。”王云芳给小时记者看了看后台数据,从2014年9月至今,总共跑了3.84万单,收入达到七位数。
6年来天天都在路上跑,丈夫、儿子和朋友都劝她,“太辛苦的话就别做了。”“我觉得还好啊,而且比以前上班还开心。”王云芳笑笑。
她说碰到的乘客都很好。有一次送一对母女,接近目的地时,她肚子突然绞痛,豆大的汗珠往下掉。乘客母亲说:“我们下车自己走过去,你赶紧去医院。”晚上,有的乘客上车看到是女司机,会叮嘱一句:“晚上还在开,你小心点啊。”
这些点点滴滴她都记在心里,因为感到了尊重和温暖。
王云芳在做滴滴优享时就成为车队的队长。“我们有个群,群里的人都比我小,每天起床,就能听到他们的声音,比如接了一个大单,比如车胎被扎破了,比如发生擦碰了,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大家互相关心、帮助。”
把客户的货当成自己的货,就一定能干好
滴滴货运郑师傅,入选杭州首届最美司机提名奖
“今天我都排满了,只有晚上限行这段时间有空。”55岁的滴滴货运司机郑文贵早上6点就准时出车了。
他很早就在杭州买了房,前不久换了一套改善房,贷款的压力不大,但他依然保持着初来杭州时的拼劲。
20多年前,他在老家衢州初中毕业,养过蜂、种过橘都失败了,于是拎着两个蛇皮袋来杭州找机会。
起初,他做过小本生意,在菜场卖菜,但亏了,转而打工送货,后来跑杭州的专业市场,慢慢认识一批小老板,但生意一直马马虎虎。
2015年,他加入一家货运互联网平台,发现跟自己单干相比,在平台上价格透明,而且接到的单量成倍增长。
2020年5月底滴滴货运上线,他又成了杭州第一批司机,客户对他一直好评不断。
“有人让我分享下经验,我只想告诉大家一点,只要把客户的货当成自己的货,就一定能干好。”郑文贵说。
在接货时,他会提醒客户重物放下面,轻物放上面;运送货物时,看到黄灯闪起,他会立刻停车:“一旦急刹车,难保车上的货物不会损坏。”帮忙搬运人造大理石时,他会提醒有“砂”的一面要朝下,避免破损……
也因此,郑文贵说,只要肯接单,单子永远接不完。但是每到周末,他都要空出时间去做社区志愿者。
去年疫情期间,他主动申请到红梅社区做志愿者,还带上了21岁的儿子。
有一回,在送完货看到路边有两位老人似乎受了伤,他主动停下车,问清情况后送老人去了医院,妥善安置好后才安心离开。
事后有人问他:“你就不怕老人赖上你吗?”“不怕,我相信还是好人多。”
去年底,郑文贵入选了杭州首届最美司机提名奖。“我们不能只管自己赚钱,对社会也应该有所回报。”郑文贵目光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