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志愿汇 幸福365
志愿者能量墙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 |
![]() |
![]() |
![]() |
![]() |
“一面能量墙成为一座城市的星火力量,让爱心驻足,让正能量出发。启动正‘能量墙’的初衷是鼓励大家传递爱心,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
在新安江街道府西社区服务中心,陈列着一面以“先锋领航志愿服务,共建共享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志愿者能量强,直观地展示了志愿者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时长等,成为新安江街道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推进全员志愿全域服务行动的展示窗口。
能量墙传递正能量激发荣誉感
今年的3月5日,府西社区把原来的志愿者服务站升级成为了志愿者能量站,设立能量墙、建立能量卡、打造能量系列的志愿者服务平台。能量站下设天天志愿汇工作室,每周不间断开展各类常态化志愿服务,内容涵盖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理发、推拿、磨刀、医疗服务咨询、心理咨询等。
志愿者能量卡分党员能量卡和普通能量卡两种,采用“电池格”蓄能的图案方式记录志原服务时长,由活动负责人进行记录,服务的时间体现在能量卡的充电格中,一格能量代表一小时,对应一元公益基金,到年终可以去社区爱心超市兑换同价值的物品。
从记录管理、日常考核到反哺激励,志愿者“能量墙”有一套完善的操作机制。自3月5日“能量墙”正式发布以来,府西社区已有130多名志愿者建卡。志愿者不止平时参加志愿服务站工作室的服务能记录能量,参加文明创建活动、社区公益活动、社区治理行动、平安建设活动等,都能在能量格里储存能量。
“让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直观地展示在大家面前,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志愿者的荣誉感,影响并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府西社区党委书记李华说。
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鲍景爱是府西社区第一个建卡上墙的志愿者,在她的志愿者能量卡上,满满当当地记录着老年食堂服务、卫生整治、平安巡防、一季度文明测评等志愿服务内容,截至日前,她的志愿服务能量储存已有60多格,代表着服务时长超过60小时,而这还只是2019年的数据。
在府西社区一楼老年食堂里,经常能看到鲍景爱服务的身影。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来食堂用餐,鲍大妈总是抢先帮老人打好饭菜送至座位处,等老人用餐完毕,又帮忙将碗筷收拾好拿到餐盘回收处,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人感动万分。
鲍景爱是妇幼保健院的退休医生, 加入府西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已有七年多的时间,她既是志愿者,又是居民组长,是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纽带。她经常为老人们提供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受到大家的好评。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志愿者们经常顶着烈日,在小区里做“三弯腰四必管”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在创建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平时,志愿者的服务融入日常生活中,社区建立了楼栋红管家,每栋楼有一位楼道长,负责楼道的卫生监督、文明劝导等。他们是志愿者能量墙上非常重要的角色。
党员志愿者方丽君负责的那栋楼墙面上出现了黑乎乎的手掌印,从一楼到四楼,每层都印上几个,还有粉笔涂抹的字迹,整洁的白墙被恶作剧的小手印弄得异常碍眼。因为平时走访到位,方丽君对自己楼道内的居民非常了解,他根据掌印的大小,很快锁定找到了楼里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方丽君采用最温和的劝导教育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错误,并保证不会再犯。而后她又从自己家里拿来砂皮纸,逐层一点一点将手印与字迹磨去。
“楼道的清爽干净,不仅仅靠楼栋长与志愿者,更需要楼道居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方丽君笑着说,“每个人管好自己门前的地面,整个楼道就自然而然整洁清爽了。”
每一次的志愿活动,都是一次爱与善良的精神洗礼,每一个平凡善举,都是一种对人性至真至善的诠释。我们期待,这些平凡与最美经过能量墙的展示能浸润人心,成为托起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并最终将其化为身边的文明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