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作者二月河病逝,享年73岁
40岁开始写作,取这个笔名因为“爱黄河”
著名作家二月河于12月15日凌晨病逝于北京,享年73岁。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南省优秀专家,历史小说作家。他4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其笔下三部作品《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累计500万字,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帝王三部曲”,后又被改编成电视剧,为海内外读者、观众熟知。这三部作品是各大书店的畅销书,浙江省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书已无库存,出版方盘点过库存后会优先安排发货。
2013年,二月河曾在北京接受过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说,40岁前,自己根本就没想过当作家。
“第一本书出来,有的人很兴奋,有的人很刺激,有的人仰天大笑,我却有一种凄凉的感觉,感到很落寞,因为我在写的时候已经40岁了。”二月河说,他年轻时下过煤窑,打过坑道、掘井、扛麻包,和莫言有点相似,后来试着走了写作的道路,结果走出来了,但第一本书出版时已经41岁了。
为什么取“二月河”作为笔名,二月河曾在书中作了详细解释——“除了书的内容与姓名协调的原因之外,从根本的原因上说,是我爱这条黄河。所以在回答这一问时我往往要加上一句‘二月河特指黄河’。我觉得这个名字大气。”
二月河病逝,不少作家感到震惊惋惜。作家丁捷在朋友圈悼念:无法言说的遗憾与悲痛。一路走好。
丁捷的反腐纪实文学《追问》的序言,正是二月河所作。从《追问》的序言中,也可以看到二月河的身体状况。他这样写道:“近年我闲居在南阳,不大出门走动,只是煎药静养,看点闲书,偶尔写点小文而已。”即使如此,“对于反腐败这一牵动全局,关乎政权存亡百姓福祉的大事情,我还是颇为留意,也很希望能读到一些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泛泛之作,不是主观臆断的散漫虚构,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不是简单图解的干巴结论。”
本报记者 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