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争议的《如懿传》,制片人、导演回应——
不要苛责脸,周迅演出了如懿的反套路
![]() |
黄澜(右) 汪俊(左) |
今年暑期档最热闹的一场擂台戏,莫过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只不过前者在赚进口碑和收视后,以胜利者的姿态提前退场了。而几经折腾,饱受开局不利影响的《如懿传》,随着开播近半,豆瓣评分也回升到了7.3。
但这个分数,还是与它之前所受到的关注和强大的主创阵容有一定距离。其中少不了《延禧攻略》的半路“截胡”,但也与流敛紫这部小说的基调和内核分不开。和一些打怪升级的爽剧不同,《如懿传》的气氛是压抑的。它像是一部中年人的围城,很多人都在寻找其中光亮的影子。
该剧制片人黄澜和导演汪俊日前在北京接受了记者采访。他们表示,希望观众耐心看下去,“如懿在死之前,把她跟紫禁城,跟皇上有关系的所有东西,都毁掉了,她选择回归自由。从这个层面上说,她是一个彻底反套路的角色。”
首播的第一天,周迅缺乏“少年感”的脸便上了热搜。这个“锅”,黄澜和汪俊扛下了。
他们表示,开篇戏其实是最后拍摄的。“周迅连续拍了六个月,才补拍开篇,当时已经很累了,脸上有些肿是事实,这和我们的安排不合理也有关系。”黄澜表示。
其实这段开头,原小说中是没有的。但黄澜认为,既然剧集讲的是如懿和乾隆从情起、情盛到情灭的过程,那这段初始就要有交代。剧本创作从2011年到2016年的5年里,他们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
汪俊也表示:“经历了长时间的拍摄,周迅一共才休息了三四天,拍最后那段,状态是最不好的。”
对于周迅的表演,汪俊说:“她是一种非常走心的表演方式,对于一些戏剧冲突很激烈的桥段,她的处理是真实内敛的,但又很有冲击力,我觉得非常出色。”
黄澜也希望观众能更多地关注到演员们的演技,而不是苛责她们的脸。
相比《甄嬛传》原著小说的架空设定,《如懿传》原著小说直接把故事背景设定为乾隆年间,人物也大都有历史原型,这也让人物“是否符合历史”这一问题上饱受争议。
对此,汪俊回应说,《如懿传》的剧情是纯虚构,但是他们希望能把虚构的故事拍出真实的质感:“从大的方面说,那种盛世的感觉,细节上,小的道具,包括对后宫日常生活、人物关系的铺陈,都是希望能营造出一种有生活质感的氛围,这样当剧情到后面激化了,才会更有冲击力。”
黄澜也表示,他们在造型上是把清朝前期、中期和后期不同的服饰特点,放在了不同的人物身上“混杂”,“如皇上和妃子就是体现中期的,晚期的想放在一些宫女身上,我们希望虚中有实。”
至于最终如何处理“断发”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汪俊表示暂不剧透,但肯定不是儿女情长的角度。
身为女性的黄澜,显然对如懿这个角色倾注了别样的热情。在她看来,如懿就是一个反套路的大女主,断发,相当于她这个皇后“辞职”:“很多古装剧的套路还是女主角一路成长一路升级打怪,最后赢得所谓的爱情、友谊和尊重。《如懿传》其实有点反规律的,她有过爱情,也赢得了皇后的位置,但她最后却‘失败’了。她会反思‘这一切有意义吗?’我觉得她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逆袭,最后她主动拒绝了紫禁城,她选择回归一个自由的灵魂。”
黄澜表示,制作团队做了很大的创新尝试,不知道这样一个彻底反套路的角色,是否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