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母带孩子,你愿意吗?
![]() |
在萧山,不少年轻小夫妻,除了少数妻子辞去工作做全职妈妈,或者有条件又放心完全交付阿姨外,基本在生育之后,都要仰仗父母帮忙带孩子,隔代教育成了许多家庭绕不开的坎儿。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年轻爸妈们吐槽最多的无外乎这两个内容:一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只能让老人帮忙带孩子;二是老人带孩子陋习太多,说了都不听,惯得孩子一身的毛病。
那么,面对隔代教育,你遇到了哪些囧境?你愿意把孩子交给父母带吗?
与其说是老人与孩子的矛盾
不如说是婆媳矛盾
“美国家庭医疗学会和美国儿科医学会都指出,至少哺乳一年是最适合宝宝的。世界健康组织则认为两年才是最好的选择。专家们都相信母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最适合宝宝食用的。而我的婆婆却认为我来例假后的母乳对宝宝有害,因此在我来例假后,强行要我给宝宝断奶,那时候宝宝才6个月。”新手妈妈小月提起自己被迫给宝宝断奶就显得忿忿不平。“许多老人都有一个概念就是来月经要断奶,我婆婆还转了许多中医大师的文章给我看,而事实上最近微信辟谣助手这个小程序已经对这些在微信传播的伪科学文章进行了辟谣。”
事实上,像小月这样被两代人之间不同的育儿观念、生活习惯所困扰着的新手妈妈还有许多。隔代教养产生的主要问题不是大人与孩子的冲突,而是婆媳间的“战争”。年轻的妈妈们总是这样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您那些老观念得改改了,老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不好,育儿专家就这么讲的……然而老人们总爱这样说:我儿子以前都这么带大的,还不是一样出息了?搞不懂你们现在年轻人带个孩子咋这么麻烦?
“别说婆婆的育儿观念难以撼动,我连自己妈妈都很难劝得动。我妈妈一年四季无论热或不热,都要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生怕孩子冻感冒。其实,小孩的体温要比大人的体温高一些,通常孩子和大人一样穿就已经可以了。孩子本身很容易出汗,穿的太多就更容易出汗了。但是老人总担心孩子会着凉,非要穿的内外各三层,把孩子捂出一身汗了,才感觉穿得够了。” 小许的女儿已经3岁了,原本是由小许的父母在家带孩子。“2岁前,孩子主要是我妈带,有好也有坏吧。坏的地方,主要是老人家很固执,就要按她的理解跟经验来带孩子。比如医生说6个月后再开始吃辅食,我妈妈却总不听,老是偷偷给孩子喂大人吃的东西。还有就是,孩子和我妈妈呆的久了,见了我反而怕生。”今年年初,小许狠了狠心,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妈妈。
刚怀上宝宝的小希提起“隔代抚养”,心有戚戚焉,“看了身边太多因为孩子教育问题而导致的婆媳矛盾,我在怀孩子前就和老公约定以后再辛苦也要自己带孩子。”
小希说道,我姐姐的孩子之前是她婆家在农村带的,后来两岁半的时候接到了身边了,发现孩子身上太多的毛病了,比如吃饭满屋子追着跑,一有事就哭着打滚,晚上一点钟睡觉,内向不说话等等。“我们的父辈无论是在消费观还是育儿观上都和我们相去甚远。比如我婆婆现在就和我说要用纱布给我肚子里的宝宝做尿布,可是现在都是提倡用尿不湿的啊。我可不想天天洗尿布。”
父母带孩子不科学
如何优雅避开“痛点”
现在的年轻父母,一方面离不开父母的支援,另一方面上一代“陈旧”的育儿观又让她们如芒在背。难道真的没有合理的解决之道了吗?
“其实我们做小的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心态问题。”陈然如今已经是两个大胖小子的妈妈,和婆婆一起带孩子的她,对于隔代抚养有许多的心得。
“我曾经一度心态很不好,潜意识里就觉得我婆婆带孩子不行,老人对孩子说出的话、做出的动作总是被我横加干预。弄得家里关系非常紧张,老人更是不知所措。而事实上,我婆婆完全没有义务帮我带孩子,退休后的她完全可以撒开手自己去旅行去享受生活。有一次,我和婆婆为了给孩子喂饭的事情发生矛盾后,我看到婆婆一个人落泪,心里突然很内疚。其实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陈小姐说道,“那次以后我就开始尽量放松自己,不要事事苛责。我还尝试着给婆婆买了不少崔玉涛的育儿书,许多微信育儿类大号的文章我也会第一时间发给婆婆看,最后她就能够慢慢理解我科学喂养方面的育儿观了,凡事也会和我商量这样做好不好。现在大的5岁,小的2岁,我觉得我婆婆带得非常好。”
“父母也需要富养。”陈然的先生补充道:“他们舍不得去高级餐馆吃饭,就要多带他们去吃,他们没出过远门,就带他们去坐飞机坐动车,不会玩手机就给他们买智能手机教他们玩,只有见多识广了,他们的思路也就慢慢跟上了。”
陈然夫妇在这里也为许多正在面临“隔代抚养”囧境的新手爸妈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1.不如多夸夸咱爸咱妈,无论是在朋友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要事先肯定老人帮助带孩子的付出、耐心和爱,对老人表示信任和感激。老人知道你懂她的好,再与老人说事也就事半功倍了。不要带着排斥、抗拒、否定的情绪挑剔指责,这样对夫妻关系也不好。
2.如果和婆婆讲不通道理,不如让婆婆有机会一起去医院听听儿科大夫怎么说的。平日里多和老人沟通,多给老人科普育儿知识。对于权威性的专家、医生、教授等第三方讲的话,老人家还是比较容易说服和接受的。
3.将心比心,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这真的是隔代教养出的问题吗,还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
4.有些话和婆婆难以说出口,就让老公出面说;平日里多带老人出去逛街、旅行,拓宽老人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