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老人九个虚

返回

十个老人九个虚

口述:浙江省名中药师 主任中药师 徐锡山教授 90岁

作者:整理:本报记者 方云凤 阅读数:0

  十个老人九个虚

  口述:浙江省名中药师 主任中药师 徐锡山教授 90岁

  整理:本报记者 方云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句话,很温馨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人啦,年纪大了,十个老人九个虚。这个虚,不是哪一方面虚,哪一方面强,它是身心全面虚,杭州老话“年纪大起来跟伢儿一样”。对于老年人,社会上想了很多好办法,办老年食堂,社区定时上门照顾独居老人,做得相当好的。我们老年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享福过。

  但我对老年保健市场有点意见。

  最近登了我几篇文章,老年人电话打来问最多的一个问题:我开始吃黄氏益寿强身膏了,那我铁皮枫斗要不要吃了?三七要不要吃了?西洋参要不要吃了?钙片要不要吃了?我问他们,啥个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天吃这么多东西,弄得这么复杂,这一定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问题出在医药行业做得不够好,才会出现十个病人九个补错,十个老人九个吃错的问题。

  中医滋补理论是500年前明朝中期成熟的,我们中医从来没有说早上吃这个,晚上吃那个,人是一个整体,按照整体理论,把需要的药熬在一起,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这才是科学的做法。但是呢,现在我有意识地以一个老年人保健需要的眼光,到药店里看来看去,真正符合我们老年人身体要求的补品,还真是不大挑得出来:有治疗风湿骨痛的,我没有风湿病,你这个对我来说就没有用;你这个是补酒,我不喝酒,你这个对我来说也没有用;补气补血的有,但除了补补气血,我还要同时补肾、健脾、安神、开胃,有没有?没有;补肾的六味地黄丸有,健脾的补中益气丸有,但两个方子拼起来的就没有,老年人光补肾有啥用?他五脏都需要调理,有调理五脏的补品吗?很少见。

  来得迟总比没有来要好

  一个月以前,无锡制药企业的老总给我看这个黄氏益寿强身膏。跟我说,这个就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配伍的OTC膏方。我10多年前在大会上讲过的,希望有药企来做这个事,病人买不到调理的膏方,导致十个病人九个补错,制药企业难辞其咎,现在OTC膏方来了,各大老字号里面有得买了。

  哦,我说你先让我看看你的方子。

  他不晓得我对老年保健市场有一肚子不满意嘞,我要看看,你的这个黄氏益寿强身膏,到底是张什么样的方子,里面的理法方药到底符合不符合现在老年人的需求。

  我吃了快80年药饭了,吃药饭是吃子孙饭,要说实话。我老太婆说我,我们老头子这个人,做事情蛮负责的。

  我要求蛮苛刻的,真正给老年人保健的方子,起码要符合“一通二补三调”这3个要求,之前市场上,我就很少找到符合这3个要求的补品。

  一通:以通为补。

  “上通粮管所,下通环卫所”,年纪大了,血管里面,血管外面,都是有垃圾的,这个首先要清理掉。这就是要化痰化瘀。你单吃三七有效吗?效果不好。活血化瘀的药,要与补气的药并肩战斗,比如三七、红花、川芎要与人参、白术、黄芪配伍起来,才是黄金搭档。我们中医里面,活血化瘀名方叫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我看这张方子里面,血府逐瘀汤的影子是在的。这第一关就算过了;

  二补:气血双补。

  我们平时吃饭睡觉就是为了补充气血。人老了,脾胃功能减弱,睡眠质量下降,气血亏虚。所以我们要开辟第二渠道补充气血,不通过脾胃,直接从口腔吸收向身体供应气血。这个就要靠膏方了。

  中医里面,补气名方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的组合,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才是补气的正道,人跟皮球一样,没有气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老年人,说来说去就是没有力气,你没有力气,吃这个素那个素,你没有接触到四君子汤之前,始终是在兜圈子,补气离不开四君子汤。我看了一下方子,四君子汤都在,再仔细一看,还有四味补气的药也在,黄芪、党参、陈皮、山药,我吃了一惊,这个就是大手笔,那么重视补气,不是行家里手,不会这样组方。

  再说补血。女的要补血,男的也要补血,药不分男女。补血名方是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大家看到没有?不要一说到补血就是阿胶,真正补血名方是四物汤。女人要养颜,你离不开四物汤。那我看它这张方子,在四物汤上面,补血的药还加了阿胶、制何首乌、制黄精、三七,哦哟,这个补血的文章做得很透了,到底是大复方,把中药里面补血的力量都调动上来了。

  三调:调理五脏。

  很多中老年人平时吃六味地黄丸,补肾。人体有两个根本,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你补肾,脾没有照顾到,所以,光吃六味地黄丸力量不够。心、肝、脾、肺、肾,说起来各自为政,其实都在小小的肚子里,要补,就要“五水共治”。健脾这一课是少不了的,健脾的名方是补中益气汤: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我看这张方子,除了升麻、柴胡,其他都在的。

  我说,这个你们八九年前就应该来了,为啥来得介迟?当然咯,来得迟总比没有来好。

  杭州的商店,从专卖店走向综合体,这个是趋势。中医药也一样的,从单方走向复方,从复方走向大复方,一通二补三调这么多功能叠加在一起,就需要一张大复方,这张方子,我数了一下,22味药,这个就相当于补品里面的“万象城”。

  看完方子,我很佩服。我问,你这张方子,哪里来的?

  名门之家的秘方

  老总就问我,江苏的黄氏喉科你知道吗?

  我说,了解不多。

  他说,黄氏益寿强身膏的原方,是无锡黄氏喉科传人黄莘农医生,30多年前无偿捐献给无锡制药厂的家传秘方。

  无锡黄氏喉科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历经 200余年,第一代黄文炳,以喉科为业行医于乡里之间,到第六代黄元音,黄氏喉科已享誉无锡,尤以外用吹药而著称。此后,黄氏喉科又经历了第七代黄鹤鸣 ,第八代黄冠群、黄冕群 ,第九代黄莘农的递相传承,到现在的黄正色、任思秀,已是第十代了。

  上世纪80年代初,老牌无锡中药厂濒临倒闭,如何走出困境?当时无锡市主要领导想到的就是求助如日中天的黄氏传人黄莘农,黄莘农是无锡黄氏喉科第九代传人,为了国家的利益,黄莘农把包括黄氏响声丸、黄氏益寿强身膏等几张家传秘方捐献出来,挽救了无锡制药厂。

  怪不得。

  大家来看一看,四物汤、四君子汤、血府逐瘀汤、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五大名方里面,涉及到的人参、黄芪、陈皮、甘草、当归、白术、茯苓、山药、阿胶、红花、三七、熟地、党参、续断、泽泻、杜仲、牛膝,都是什么药?都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药,药这个东西,我们越熟悉,说明我们越离不开它,它的作用越大,是明星药,是大品种,它们都是上品中药,是药食两用的中药,用这些看似平常的药,来帮助解决许多老年人常见的症状,这叫什么呢?平淡中见功夫。

  你去看清朝宫廷里面的医案,用的就是这些药,御医给皇帝吃的药,敢用虎狼药吗?都用平常的药,熬透,浓缩,放上冰糖,给皇帝们端去,所以,帝皇吃的药,不是苦的,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