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分娩的疼痛是最高级别的疼痛

返回

你知道吗
分娩的疼痛是最高级别的疼痛

三位妈妈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作者:谢小凤 阅读数:0

  近日,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的一位待产孕妇因为忍受不了顺产的痛苦,选择了跳楼自杀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医学研究表明,疼痛分12级,分娩的疼痛是最高级别的疼痛,比阑尾炎等内脏疼痛的级别还要高。但对于不少数人而言,10级疼痛尚属罕见,难以理解为何分娩的12级疼痛比死亡还要可怕。

  然而生孩子到底有多痛苦,笔者为此走访多位“过来人”,讲述那些分娩时的苦与痛。

疼到受不了,但是婆婆和医生坚持让我顺产

  “我以前觉得顺产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因为周围的人包括妈妈传递给我的讯息都是四五个小时就生出来了;医院也是提倡顺产,所以我一开始就坚定了顺产的想法。”谢女士说。

  谢女士的宝宝已经3岁半了,虽然生孩子已经是三年前的时候了,但是当提及生孩子的经历时,她还是觉得后怕,表示自己不想再生一个了。谢女士说,当时生孩子的时候真的是要了她半条命。“晚上九点,我开始肚子痛,去了医院以后,医生说宫口还没开,时间还早着呢,现在床位紧张,让我回去等着。到了晚上两点钟,我痛得受不了了,再次来到医院,但医院让我最好到平时产检的医院生产,所以半夜我们又辗转至妇保。到了妇保以后,医生说才开了两指。但是当时我已经痛到流鼻血了,一直在地上打滚。”谢女士说,当时她也要求剖腹产,但是医生表示,肚子这么小,到时候肯定很好生,婆婆也采纳了医生的意见,坚持顺产。

  痛了一天一夜,中午11点,终于生出了七斤半大胖小子。“光掂量掂量这重量就知道我遭了多少罪吧。因为当时医生建议顺产,所以我婆婆也强烈要求顺产,她认为老一辈都是这么忍过来的,咱们怎么就不行。被拖进产房的最后一刻,我还在埋怨我的婆婆和医生。” 但生产结束以后,谢女士比同病房剖腹产的产妇恢复得快,“医生会结合你前面所有产检的情况,因为我产检全部都是符合顺产条件的,医生不会因为自己忍不了痛就给你剖。那种状态下,真的感觉很委屈,真的是一个人在奋斗。”但事后谢女士也表示理解,“因为那也是医生的职责”。

阵痛长达22小时,顺产的痛苦堪比“酷刑”

  林女士今年33岁,八月份刚生了个小王子。说起自己生孩子的经历,她只想说简直是“生不如死”。

  一直期盼着宝宝的到来,经过了十月怀胎的等待,8月1日,终于盼到了宝宝的出世。“到现在,再让我回忆生产那会儿还是心有余悸。当时我阵痛了整整22个小时,期间我狂吃东西,防止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了力气;狂喝水,就是想增加羊水量能早日生产。到最后,我痛到不能吃东西,喝不下水,只想着能好好睡一觉保存体力,但这是不可能的,已经隔两三分钟痛一次,我也就只能在这两三分钟的间隙中小小得睡一会,不一会儿,又会被痛醒。我老公握着我全是汗的手,焦急地喊着‘让我代你痛吧’,也因为有了这次痛苦的生产经历,老公没了生二胎的想法。”林女士说,生孩子的痛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可能所谓的“酷刑”也不过如此吧。

顺产进行到一半变剖腹产,产后得抑郁症

  “生产之前,老公给我列举了种种顺产的好处,譬如,有利于宝宝健康,产后恢复得更快一些等等,都是既有利于宝宝,也有利于产妇的理由。考虑到自己是头胎,也想体验一下生产的痛苦和幸福。”刘女士说。

  刘女士的的预产期是4月20日,但是到了这一天肚子一点反应也没有。过去一个星期了,肚子还是没动静,所以自己又偷偷溜出医院,回家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还自己屁颠屁颠地上下六楼。结果到了晚上肚子开始阵痛了,刚开始阵痛还是轻微的,后来医生给了一颗催产药,让吃下去等宫缩频率达到两三分钟一次,就适合推进待产室了。“这时候我已经在床上痛得翻来覆去了,整个人已经痛到发抖,在想是不是已经要生了,赶快让医生来量一下宫颈开口到几厘米了,结果是0!我真是无语,接下来的漫漫长夜,真是痛不欲生,我一夜没有睡,因为太疼了,稍微想睡,立马就被痛醒,终于熬到了早上七点钟,医生通知我已经十指全开了,可以进行生产了。”

  “你体验过那种手指被门夹过的痛苦吗?生产过程中,就好像你的手指反复被门挤压那种痛苦一样。我痛到撕心裂肺,但似乎没有人听到我痛苦的呐喊声,一直让我深呼吸,用力。当时我就觉得有千万把刀划过我的皮肤,我身上的每一寸皮肤都在痛苦地挣扎着。后来我实在忍受不了痛苦,整个人晕厥过去,视线变得模糊,医生和护士的声音也开始变得飘忽不定。我只模糊得听到医生说准备剖腹产。”刘女士不敢想象,自己痛苦了这么久,最后还是因为自己体力不支,被剖腹产了。

  刘女士的丈夫跟笔者透露,自从生完孩子以后,刘女士一直情绪低落,不爱与人交谈了,而且经常紧张孩子会受到危险,不放心任何人照顾孩子,也包括不放心自己,变得多疑了。鉴于这种情况,丈夫带领妻子积极配合治疗,每个月都到杭州复查一次,现已经有明显的好转。

  刘女士的老公认为,“产妇在生产时需要背负太多的责任和未知的恐惧,这是非常复杂的,身体和精神上都面临着压力,医院和家人都应该给予多一点的关爱和理解。同样,一个母亲在背负着小生命的时候,她也要明白,她承担着另一个生命之重,所以更要珍爱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