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注四十年心血,研究皮肤病药方

返回

倾注四十年心血,研究皮肤病药方

作者:口述 俞圭田 整理 钱旭群 阅读数:0
俞圭田

  春夏之交,会出现很多诸如荨麻疹、小儿湿疹、痤疮等皮肤病症。今天,我们请到从事中医外科皮肤病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邬氏中医皮肤科名家邬春阳之女邬诗英和名老中医余步卿的传人——俞圭田副主任医师和大家分享他研究了大半辈子的三张治疗皮肤病的方子。

  第一张方子:土茯苓贯仲汤

  现在病人在我这里看得最多的就是抗病毒或抗过敏,比如荨麻疹、玫瑰糠疹、带状疱疹等。我研究的这一张方子,叫土茯苓贯仲汤。

  土茯苓和贯仲,这两味药都有抗病毒的作用,土茯苓还可以抗过敏,两药结合,再根据个人体质加入一些其他中药。我的一个金华病人,30多岁,得玫瑰糠疹好几个月了。看过很多医院,好了发,发了再看。后来到我这里,我对他说,这病之所以会反复发作,说到底还是免疫力低下的关系。

  慢性荨麻疹也是这样的情况。一般来说,荨麻疹反复两个月以上就称之为慢性荨麻疹。为什么会反复?主要也是免疫力低下了,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而疾病发作以后,人体的免疫力就更加低下,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而得了慢性荨麻疹之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去寻求西药的帮助,痒了,吃一片;好了,停药,没过多久又发作。这是因为西药只是治疗了表面上发出来的东西,没有从根本上去提高免疫力。所以,我的主张是中西医结合,西药是用来控制过敏,中药来提高免疫力,两者取长补短。

  第二张方子:千里光和黄柏(外洗)+药食同源调理脾胃

  现在小儿湿疹非常多,但是大人带来看中医的很少,总是先拿了湿疹的药膏去给他涂,或者就是想,反正小孩子吃中药是不行的,也就不来看了。

  我是不主张涂激素类的湿疹膏,经常涂激素类药膏容易产生副作用,比如皮肤萎缩、毛孔增大、皮肤变薄等,还会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小孩子的皮肤,尤其是面部是很娇嫩的,能不用就不用。

  这也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一个方子,以千里光和黄柏为主,主要是清热解毒,千里光同时还有止痒的作用。

  上周有个金华的小病人,七八个月大,满脸红疹,因为瘙痒,孩子整天哭闹不休,大人十分苦恼,用了这个方子来外洗。本来约了本周复诊,昨天打电话给馆里,说号子取消,因为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我同时还配合给他开了一些药食同源的药来吃,有茯苓、山药、米仁、莲子这四样东西,等份磨粉,调成米糊。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吃的八珍糕,里面都是补脾的药物,中医讲究药食同源,用平淡的食品,最终调和脾胃,解决大问题。

  小孩子消化功能差,一般总是认为是吃的东西不对,或是小孩穿得、盖得太多,这些原因都是次要的,首先还是应该考虑脾胃方面的因素。我开的那些药,也是以健脾化湿为主的。当然,如果症状不严重,只需外洗就行。

  第三个方子:菟丝子(外洗)+缓解精神压力

  第三张方子是关于痤疮的。1996年我在《浙江中医》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写的就是《菟丝子汁外用治疗痤疮50例》,这50例是我从成千上万的病例中概括总结的。

  这个方子我是从《中国医学大辞典》里找出来的,比如粉刺,用这个方子来洗脸,可以把里面的油脂吸出来,就会好得快。

  这个方子是洗,吃的上面我也有自己的想法。过去我们治疗痤疮,往往都用清热解毒的药,这种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大多数长痘痘,因为内分泌失调,月经量都比较少,寒凉的药用得多了,月经量就越来越少,所以我就想,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提高雌性激素的药物,可以取长补短。

  另外,我也要提醒过敏性皮肤患者,要注意尽量不要用肥皂、沐浴露等碱性的东西洗澡,温水就可以了。有面部皮炎的,也提倡用温水洗。

  隔周四下午,俞圭田医师在富春街144号(郁达夫公园对面)富阳方回春堂坐诊。

  福利:拿着本期这篇报道到富阳方回春堂,可获俞圭田医师义诊一次。咨询电话:63363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