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跟着好书、电影去旅行

返回

五一小长假,跟着好书、电影去旅行

作者:王晨晨 整理 阅读数:0

  五一小长假马上又要来了,本来乐事一件,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但每年各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场面总是让人却步。你是否还在为不能趁着假期痛痛快快地出去旅行烦恼着?其实,旅行,不一定要在路上。

  今天,笔者给大家推荐一些关于“旅行”的好电影和好书。五一小长假,无论你是宅在家,还是在出游路上,都可以看看。身未动,心已远,也许这些电影里、书里,就有属于你的旅行答案。

  1.《荒野生存》——理想主义者的流浪

  这不是小李和熊之战,这是关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传奇”。影片改编自一个美国青年身无分文去阿拉斯加拥抱大自然,结果饿死在国家公园里的真事儿。

  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个家境优渥,前程似锦的20岁美国年轻人。但他毕业后放弃令人艳羡的工作,选择踏上回归自然的漫漫长路,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浪者。这一路上,他遇到不少人,也面临数次“荒野求生存”的险境。

  影片的结局也许并不是很美好,理想主义者的这场“旅行”,你或心生向往,或无法苟同,这部影片只是展现了一种可能。

  经典台词:我想那么年轻、干净,那么寂寞地生活着,直到自己活到可以毫无防备地突然失踪在马路上的那一天。

  豆瓣评分:8.7分

  2.《爱在黎明破晓前》——少女情怀总是诗

  太有名的电影,你没看过也总听过,但是提到旅行,还是忍不住拿出来说说。男女主角在火车上偶遇,情愫暗生,于是临时提议在维也纳下车,共度浪漫一夜。这难道不是“旅行艳遇”的完美范例吗?

  如今,此影片已经出到第三个系列,男女主角早已经历柴米油盐、婚姻失败。但想起当初初识的两人在局促的黑胶碟片试听间里听爱情歌曲,眼波流转,萌动又矜持的场景;想起餐厅里装作互打电话,调皮地确定彼此心意的场景,谁又能说不美好呢。

  旅行,不单单在沿途的风景,有时更重要的是在路上遇到的人。

  经典台词:我们今晚其实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知道我们下周还会再见面,就不会有这种感情了,对吧?

  豆瓣:8.7分

  3.《朝圣之路》——徒步本身就是天堂

  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路被称为是一条朝圣之路。

  百年来,无数人踏上这条朝圣之路,但是他们真的是为了到达教堂,见证神迹而来的吗?影片中有四个萍水相逢的主角,一起走上这条路,而理由却各不相同。美国医生为了死去的儿子,英格兰作家为了体验写作,荷兰的胖子为了减肥,女烟民则为了戒烟。

  是什么让他们下决心脱离现有的生活走上一条陌生旅途呢?大概是因为一些难以言说的生活之苦吧。通过徒步重新在世俗的世界里得到心灵的慰藉。这其实也是一条“疗伤之路”。

  经典台词:我不顾一切走在路上,就是为了来到你的身旁。

  豆瓣:8.6分

  1.《带上灵魂去旅行》

  作者:毕淑敏

  《带上灵魂去旅行》主要内容包括:一点七亿只碟子、费城被阉割的女人、艾滋之椅、浮潜加勒比海、斯特朗的地毯鞋、让死亡回归家庭、谁可以破门而入、面具后面的脸、奶奶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在北欧游轮上、山妖的阶梯等。

  本书为毕淑敏的散文作品选集之一。王蒙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思维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毕淑敏是作家,又是医生,又由于她有在“世界屋脊”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她的散文有着极强的现代意识和专业的心理分析,但是这部散文新作中的游记散文,贯注着一个心理医生充满洞察力和稳定感的目光。她的这部游记散文于中见深刻哲理,语言朴实生动,记录了她探索大千世界的历程。

  2.《偶尔远行》

  作者:周国平

  本书是著名作家周国平先生的首部“出行哲思录”,极其真实详尽地记录了他每一次远离国民的日子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忆,展现了作者执著而超脱的灵魂之旅。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采和哲思中读取智慧和超然。书中配有近百幅周国平先生在行走中拍摄的第一手珍贵照片,南极绝美风光、欧洲风情掠影在字里行间向读者一一展示,美景配美文,读者将伴随着作者充满哲思的文字开始心灵的远行……

  3.《远方的鼓声》

  作者:村上春树

  《远方的鼓声》是村上春树的游记,时间为1986-1989年,游历地区为欧洲,主要为希腊、意大利两个国家。“一天早上睁眼醒来,蓦然侧耳倾听,远处传来鼓声。鼓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很远很远的时间传来,微乎其微。听着听着,我无论如何都要踏上漫长的旅途”——作者听得的微乎其微的“远方的鼓声”,最终成了您手头上这部可触可观的《远方的鼓声》。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等,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文笔也幽默有趣,可读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