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的“汪蛋”表情包,是她画的哦
她叫汪泠,毕业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的是汉语言文学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孙碧莹
看到微信里“汪蛋”这个表情包,你会想到这是出自一个“朝九晚五”的银行上班族之手吗?没错,创作“汪蛋”的就是萧山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名职员。她叫汪泠,一个外表文静的“90”后女孩,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
从小喜欢画画,大学时绰号叫“汪蛋”
像很多90后一样,汪泠和朋友聊天时很喜欢用表情包来表达自己。但是,她觉得现有的表情还是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内心戏,便自己动手做。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高中时就有画表情包的想法。”汪泠说,如今是就把小时候的愿望实现。
大学时,汪泠参加过新浪微博首届微漫画设计大赛。“那会儿读大三,虽然比赛是期末考期间,但我特别想参加,于是画了一个小短篇 《萌男汪爸》。”汪泠记得人文与艺术分院的王中斐老师和同学们都帮她在微博上转发,这让她特别感动,同时也给了她继续前进的动力。
“大学里很多课余时间,我都在画画,画画能让我放松。”很多女生有空会去逛街,但汪泠更喜欢趴在电脑前画画。她觉得,就算没有绘画基础,只要敢尝试并且用心去画,就会有收获。“有时候特别想画画,会熬夜画到一两点。”
大学同学平时就喜欢叫她“汪蛋”,所以,汪泠想到用蛋的形象画表情包挺不错的。但想到那个创意时,她已经读大四了,经常忙着考试和找工作。所以,她只是在闲暇的时候先在绘画本上简单画下蛋的形象。直到工作落实好后,她才开始正式在电脑上画。
“汪蛋”第一筐就在这个时候正式诞生了。汪泠说,据微信数据统计,“汪蛋”表情上线以来,发送量已累计达6亿3千多万次。
画画要跟着感觉走,不少灵感都缘于生活小趣事
“汪蛋”是一枚又软又萌又糯又蠢又呆的鸡蛋。“主要是为了表现性格特点来设计的,QQ弹弹又蠢萌。”汪泠说。
对于汪泠来讲,灵感很多来源于生活,平时与朋友聊天时一些很有趣的细节,以及某些动作很适合放在表情里,就会把它画下来。“第一筐上线的表情中,汪蛋有一个抱着一个饭碗不肯给别人的表情。这个原型就是我们单位的一个女同事,她特别能吃,一有吃的就会第一个冲过去,站在那里不许别人抢。”汪泠觉得她这个动作挺可爱,就把画了下来。
有一次汪泠跟别人聊天,觉得很开心。“啊,好高兴啊!”于是,她脑海里就出现了汪蛋举着两只小手在快速鼓掌的画面。“有一种庆祝的味道在表情里,好像自己潜意思里觉得这个内心戏应该这么画。”汪泠觉得画画要跟着感觉走,因为灵感很难捕捉,偶然想到的就要赶紧呈现在动画里。
粉丝给予力量,希望表情包能有治愈人心的作用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治愈人心,大家看了之后,觉得很温馨,很温暖,这样我就满足了。”乐观开朗的汪泠希望自己画的表情能够给人带来力量。在她看来,很多家庭小趣事反映到漫画中,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因为汪蛋喜欢吐槽他的‘脱线’主人,我在微博上会更新一些漫画,自己也会成为里面的一个角色。比如某个剧情上我会犯傻一点,它就会来吐槽我。”汪蛋已经融入到汪泠的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给她带来欢乐。
汪泠说,汪蛋最爱吃的零食是薯片,最讨厌的蔬菜是蕃茄,平时能吃能睡能干活……提到这一点,汪泠觉得特别有趣,觉得自己“蛋妈”的称呼还挺适合。
当被问及如何在下班后坚持画画时,汪泠说:“是粉丝给了我力量,有时候会被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耽搁,但是微博上会有网友鼓励我,期待我更多的作品。想想这些,我就有画下去的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