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50万,到底能买到什么
虽然已经收归国库了,但是相信不少人还是忍不住好奇,1948年5月1日存入的50万,相当于多少购买力?
当时的货币是法币,直到1948年8月发行“金圆券”,下令民间以300万元法币兑换1元金圆券的比值到银行换取新币金圆券,法币的使命终结。所以,存入这笔钱的货币单位也应该是法币。
对于这个问题,钱报记者请教了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1948年5月,当时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法币的购买力迅速贬值。我估计当时的50万法币,购买力也就相当于几个包子。”
钱报记者查阅了当时的历史资料发现,在发行之初,法币曾经很值钱。1936年法币和美元实现挂钩,100法币=30美元。在当时的南京,一桌酒席四荤四素只需2元法币。后来,由于当局财政开支紧张等只得依靠大量发行货币补充,最终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
法币的购买力贬值速度惊人。100元法币,1937年可买1头耕牛或2头黄牛,1938年值1头黄牛,1939年值1头猪,1941年值1袋面粉,1943年值1只鸡,1945年值2个鸡蛋,1946年值1/6块肥皂,1947年值1个煤球,1948年5月值0.002416两(每斤16两)大米,1949年5月值0.000000000185两大米,即一粒米的千万分之二点五。
按照这个资料,1948年5月,50万元法币能买到12.08两大米。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到1948年8月,法币1千2百万元兑美元1元,食米一斗2千万元,香烟一盒20万元。这50万法币,到了8月份只能买到四十分之一斗石米,或者2.5盒香烟。
这样算下来,1948年5月1日存入银行的50万法币,真的也就是几个包子的小钱。
不过,虽然这笔钱本身不值多少钱,也取不出来,但是这张存折作为历史的见证完整地保存到现在,也是蛮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