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后的原作,60后的导演,70后的编剧,80后的制片人
在这个不平凡的时代
再次体验《平凡的世界》
“它穿过了我的身体,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很少能看到“逗比”的袁弘这么正襟危坐,严肃而深沉地说话。那是因为对他来说,《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宏大的、丰富的、改变了他人生的作品。
昨天,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总制作人李娜、导演毛卫宁、编剧温豪杰,携主演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刘威、尤勇智、吕一、尹智玄等亮相。
该剧将于年初八(2月26日)在东方卫视播出,这也是年后最重磅的一部电视剧。重磅到连八杆子都打不到的潘石屹,都特意为该片拍“代言宣传片”,因为他说《平凡的世界》改变了他的人生。而袁弘也自曝,为了剧中“孙少平”这一角色,遭遇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是演完后,“我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每到困惑委屈时
潘石屹就翻开这本书
小说《平凡的世界》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奋斗故事,影响了一代人,其中就包括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他主动要求为该剧代言,因为这部书改变了他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对我来说就是一面镜子,在孙少平的童年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在VCR中,潘石屹说自己看了7遍《平凡的世界》。在过往的岁月中,如若遇到困惑委屈时,也会翻开此书。
书中,孙少平曾说,自己迟早要扒火车去外面的世界,年轻的潘石屹正是深受此话鼓舞,闯出了现在的天下。
《平凡的世界》改变了潘石屹的人生,也颠覆了孙少平的扮演者——袁弘的人生观。
“这个角色太难了。一开始,我看了两遍书,还是不理解孙少平,他离我太远。我整个人都懵了。”在《平凡的世界》之前,袁弘演过高富帅、演过渣男、演过放荡不羁的公子,这些角色他都得心应手。遇上孙少平,他的麻烦来了。
书中,孙少平出生穷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为此,袁弘特意减了20斤。在片场每天拍十几个小时戏,不能多吃东西,还得坚持锻炼,这样的“肉体折磨”真是把袁弘逼到了墙角。
此外,他还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演名著啊,这可不是演偶像剧。
没想到,就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袁弘突然就理解了孙少平。
“他当时也是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奋斗的。”袁弘告诉记者,拍完这部戏之后,他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以前,他活得比较随性、肆意,而现在他更懂得珍惜和拼搏,“我现在知道勤奋、追求梦想是什么了。”
60后、70后、80后打造的电视剧
希望能影响90后
导演毛卫宁说,与路遥同时代的作家很多,同样描写苦难、贫穷、卑微,但唯独《平凡的世界》超越了贫穷卑微,超越了残酷的生活,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现那个特殊的年代。
毛卫宁认为,时至今日,《平凡的世界》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看小说时,我们都喜欢看孙少平的部分,其实少安的部分也相当精彩,孙少安遇到的农民、土地、宗族问题,今天的农村依旧存在。”他建议大家,可以去体察孙少安的命运,也许会有相当多的意外收获。
这不是《平凡的世界》第一次被搬上荧幕,1989年,小说就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26年后再上荧屏,大家自然期待十足。对书迷来说,最关心的,就是电视剧是否会完美呈现原著小说的精髓。
对此,该剧编剧、曾担任新版《水浒传》总编剧的温豪杰表示,原著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为主线,电视剧版则会将结构改为三个主角、三条主线。
“这三条线齐头并进,通过三个人各自发散的人物关系,渗透进时代各个层面,还原那个时代。”
温豪杰用“战战兢兢”来描述自己的创作状态,“我一直对原著怀有敬畏。哪怕改动再大,事件和人物、灵魂和文学性都是原著的。”
“这部电视剧作品,是60后的导演,70后的编剧,80后的制片人,播出后影响的将是90后。”导演毛卫宁说。
■看剧读原著
这么多年来,《平凡的世界》从未离开过各大图书馆借阅榜
1949年的冬天, 在陕北清涧县一个农民家里,一个叫王卫国的孩子降生了。之后,他的另一个名字随着《平凡的世界》而闻名——路遥。这是1970年,他为自己取的笔名。
1973年,24岁的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了文学创作。
家庭的贫困,求学的艰难,务农的繁重,还有不断辗转在城乡之间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也让他有了隐忍和坚毅的性格。这个性格,也折射到了小说的人物中。
路遥一生钟情于陕西的黄土地,认定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写作素材也基本来自农村生活。例如《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他的作品,都获得了不少奖项。
1975年,路遥开始创作《平凡的世界》。
这一百多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奋斗、创业史。从文革末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作者把那波澜壮阔的十年,投影到了兄弟两人身上,被誉为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小说一出炉,就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88年,《平凡的世界》第三卷还未完成的时候,央广电台就将它制作成了广播剧,这促使路遥 “鼓足力气投入工作”,因为他害怕广播都播完了,自己还没写完让人家中断播出的话,就要成了“整个国家的笑话”。
1988年5月25日,《平凡的世界》完稿。第二年,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由张宝庆、任冶湘等主演。
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路遥生前最看重的一个奖项,在获奖词中,他写道:“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
1992年,路遥因肝病在西安去逝,年仅42岁。但代表作《平凡的世界》却留了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曾在《小说评论》中发表文章,这样评价路遥:“他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最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平凡世界里的人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时至今日,在当当、亚马逊等电商的年度图书销售排行榜上,《平凡的世界》始终名列前三十位以内,刚刚过去的2014年也是如此。
而根据浙大图书馆的借阅信息统计,《平凡的世界》在浙大图书馆的借阅量,更是连续三年位列前三。 实习生 余舒艺 本报首席记者 王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