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央行突然变脸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瑞士法郎大幅飙升,近期赴瑞旅游买钟表、巧克力等商品要贵了
新年才开了个头,全球金融市场就出现大动荡。本周四,瑞士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放弃欧元兑瑞郎1.20汇率下限(即1欧元至少兑1.2瑞郎),这意味着瑞士法郎的汇率不再与欧元捆绑在一起。消息一出,外汇市场上瑞郎兑欧元瞬间暴涨近30%,美元、欧元跳水;避险资产黄金大涨。
钱哥理财专家、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徐敏表示,瑞士法郎的汇率历来很稳定,瑞士法郎也因此成为避险资金的天堂。此次与欧元汇率的脱钩,既是迫于市场压力的无奈之举,也是瑞士法郎要还原其真实“身价”的需要。
瑞士央行突然变脸
瑞郎对欧元瞬间暴涨近三成
瑞士央行2011年宣布欧元与瑞郎汇率捆绑,欧元兑瑞郎汇率的下限为1.20。如果下限跌破1.20,瑞士央行将通过买入欧元资产维持汇率。这也是该央行之前39年来首次与欧洲货币挂钩。当时的背景是,全球经济依然在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艰难前行,而欧元区信贷危机更使得全球资金大规模涌入瑞士避险,一年间,瑞士法郎对欧元汇率飙升超过30%,迫使瑞士央行作出与欧元汇率挂钩的政策。
瑞士央行宣布放弃欧元兑瑞郎1.20汇率下限的消息一出,瑞郎兑欧元瞬间暴涨近30%,美元、欧元跳水;避险资产黄金大涨突破1250美元/盎司,当天收盘报1264.8美元/盎司。而就在一个月前,瑞士央行主席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捍卫欧元兑瑞郎汇率下限。
除了与欧元脱钩,瑞士央行还宣布继续调低基准利率,从负0.25%降到负0.75%。也就是说,在瑞士,你如果将瑞士法郎存入银行,不但没有利息可拿,还要支付银行费用,而且支付的费用要继续增加。
瑞士的出口总额中,面向欧元区的出口所占比例高达50%左右。瑞士法郎与欧元脱钩后对欧元汇率暴涨,使得瑞士企业在与欧元区竞争对手的比拼中竞争力遭到严重削弱,瑞士股市迅速作出反应。周四收盘,瑞士市场指数(SMI)暴跌8.7%。其中瑞士银行和瑞士信贷集团的股价均下跌超过10%,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Holcim Ltd下跌11%,手表制造商Cie. Financiere Richemont下跌15%,Swatch下跌14%,Actelion下跌了13%,而瑞士最大的制药公司诺华制药(Novartis AG)和罗氏制药(Roche Holding AG)股价均下跌12%。欧洲股市周四收盘则上涨2.6%。
高级钟表珠宝展遇“地震”
国内高端钟表将受益
欧元持续暴跌,无疑给春节准备去欧洲旅游的刘先生一家送上了一份惊喜,因为现在到欧洲购物,会比半年前便宜不少。但瑞郎的突然暴涨,让他产生了放弃在瑞士买高档手表的想法。“还不如在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买款合适的表。”
昨天,欧元和瑞郎兑换比例已经达到1:1。毫无疑问,这个事实对钟表业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Swatch首席执行官尼克·海耶克当天回应时称自己“已经说不出话来”,并认为这对出口产业和旅游业而言是一个海啸,最后将波及整个国家。
正值SIHH(日内瓦高级钟表珠宝展)开幕之际,国内各路表友陆续抵达瑞士,钱江晚报记者的朋友圈里也已经开始沸沸扬扬。
“对于收藏家而言,长期持有钟表国币也是常态,吃完饭再去买吧。”《时计》杂志主编常伟发出了这样一条乐观的微信。之后他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幸好他的瑞郎“存货”较多,暂时还未受到暴涨的巨大压力。而不淡定的人已经开始哭诉了:“法国恐怖袭击偏逢瑞士央行落井下石,巴黎酒店不退订金,瑞士酒店贵了三分之一,好想有人拿一叠CHF拍着我的脸说‘现金前天已经换好了’。”
同样人在瑞士的独立表评人白映泽也传来消息,身边的几个表业的朋友,包括卖表的都开玩笑地表示要“集体跳楼”,因为钟表业本来已处于颓势,这一击打击太大。
“瑞郎暴涨是比较可怕的事情,上一次发生是在2011年上半年,直接感受就是瑞士境内的表价和中国比不再有优势,欧元区价格暂时很划算,但库存以外的新品也会涨价(而且过程很快),对国内经销商是短期利好。如果瑞郎不能在半年内回复平静(兑人民币1:6.5的平均水平),制表业今年难以复苏。对国产表来说,倒也算是个发展的好时机吧。”知名表评人康威凯说。
几位经销商在接到本报记者的电话时,表示还未关注到这个事件,但会马上跟进,毕竟对国内钟表业尤其是高端表来说,算是短暂的机会。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钟表品牌高层则认为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事件:“也要看瑞士方面的举动,如果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受到几个支柱行业的反对,或许马上会有举措来应对。”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包括巧克力业,全球第一大高档巧克力制造商瑞士莲公司(Lindt & Spruengli AG)发言人塞维亚·凯琳公开说:“瑞士的出口受到汇率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正试图通过提高效率,增加产量来缓和挑战。”
瑞士为何“自断筋脉”
不愿被“穷亲戚”拖累是主因
瑞士不惜冒着经济下行的风险“放任”瑞郎对欧元汇率飙升,在外人看来似乎有“自断筋脉”的味道。瑞士央行做出这一举动是无奈之举吗?其背后又有何苦衷?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徐敏为我们剖析了瑞士央行这一举动的缘由。“最主要的原因是欧元区经济一直不景气,欧元对美元等全球主要货币在不断贬值。如果瑞郎再跟欧元绑在一起,这样的汇率并不能真实反映瑞郎的真正价值。”而之前瑞郎之所以愿意与欧元绑在一起,是因为瑞士经济与欧元区经济的关系非常紧密。
徐敏说,瑞士虽然经济总量和货币容量在全球占比不大,但瑞郎的汇率一直比较稳定,不像美元、欧元那样大幅动荡。也因此,瑞郎历来是避险资金的天堂,当全球经济动荡、看不清未来走势时,避险资金就会纷纷买入瑞郎。也就是说,瑞郎之所以被当作全球重要货币,最主要是因为它的避险功能。
“最近半年多时间,欧元快速贬值。如果瑞郎继续与欧元绑定,势必要动用更多的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这对瑞士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徐敏说。
过去两年,在新兴市场经济动荡、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下,全球风险资产波动加大,在避险情绪的驱动下,各路避险资金纷纷涌入瑞士,瑞郎汇率一路高升。而瑞士央行为了捍卫欧元/瑞郎1.20下限,则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外汇储备从2011年中的2000亿攀升至5000亿瑞郎,达到了膨胀水平(其中欧元占据外汇储备的45%,大部分是对政府债券的投资),这相当于瑞士GDP的70%。
分析人士预计,欧洲央行可能很快就会再来一轮量化宽松。如果量化宽松最终实现,欧元压力将继续增大,届时可能有大量避险资金涌入瑞士,瑞士央行将无力接盘,与其被迫放弃汇率下限不如先发制人,提前放弃自己维护汇率下限的承诺。
瑞士央行在解释自己的货币政策时称,“主要央行之间的政策分歧已经显著扩大,而且这一趋势极有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欧元已经兑美元大幅走低,并带动瑞郎兑美元显著回落。在这种形势下,瑞央行认为设定欧元/瑞郎下限的政策已经不合时宜。”“进一步下调负利率水平、利率目标区间,是为了防止欧元/瑞郎汇率下限被取消后可能出现的货币环境收紧。”
“瑞郎与欧元绑定,就好比瑞士攀上了一帮穷亲戚。这帮穷亲戚不愿意多干活却想好好享受,于是只好由瑞士、德国这样的富亲戚来买单。时间长了,瑞士就不干了。”钱哥理财专家、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会计与财务管理系主任姚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