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恙”记》

返回

《“抱恙”记》

作者:赵笑墨,杭州学军中学高一(11) 阅读数:0

  这个周末,想必诸君都过得很充实罢。只可惜我是“偶抱小恙,卧病在床”——不过或许也算得上一种体验,毕竟这种体验难以用文字来形容:生病者是无法完美操纵纸笔录下这种感受警示他人,健康人则根本无法臆测和想像病痛的实感——因此,我便趁康复不久,赶忙写下自己所感。

  说起这次生病,原由是秋来天气突然转冷,加之最近疲累。还记得上次生病早在半年前,虽然当时痛苦万分,深知生病的可怕,但到现今却忘得差不多了——大家一定是这样:生病时对疾病大为畏惧,巴不得明早便能康复,而健康时,却常常无视病痛,认为这必是与自己无缘的,然后便“好了伤疤忘了疼”直至下次生病才会想起——这必定是人类的通性之一。所以或许这些对人体造不成大伤害的普通流感也有些许益处哩!它能教人时时忆起健康之重要,告诉他们要珍惜健康。

  谈生病的感受,文学作品中常用一句话来形容:“偶抱微恙,不成大碍”。平时读到并无太大感触,但今日我却是为此感慨万分——些许是钦佩,因为少有这样坚强的人,所谓“微恙”也是教人沉闷难受的:更多是怀疑,不是这个角色在逞强说假话,便是作者在说鬼话——转念一想,那作者也必是将生病看得过于轻松了——这样的“微恙”诸如感冒发烧、呕吐腹泻:哪个不上叫人上窜下跳或是疲累不堪的?能经历着这种不可言喻之苦,又打心底想着“微恙而已”的人又有几个?——倘若是有,我便愈发同情与钦佩那些日日夜夜与病魔斗争的英雄了——不同以往,这回是真真切切,身有体会地同情与钦佩。

  我过去也是生过好些病的——虽说那种痛苦已忘却,已经模糊,但我依稀记着些久病时的感受:这些感受很负面——还记得一次感冒但没有请假,而体育老师却仍逼我长跑,以至第二天病情加重——那时简直是恨其入骨(虽然这种感受已随病魔而去)。据说久病的人心理总会抑郁、负面,依我看来的确如此,毕竟生病的痛苦与疲惫教人无法感受到快乐的存在——他人的规避或是漠不关心会使心刺痛,就算是关怀也无法令人感到真正的温暖。所以,病人世界的基调必定是灰色的。所以,我认为——无伦是获取了什么名利,都远不如远离疾病,脱离苦海更加可喜可贺的了。

  人们,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总是挥霍我们自己的健康——无伦是溺于玩乐,还是刺股苦读以求那高不可攀的名利。这样等到老来疾病缠身,纵使全人类都离不开你,将你用荣誉支撑,用药物支持,你也必定会时时后悔当初付出了健康,养成了一生受害的恶习或是没有珍惜那时的健康——多少人因失去健康而至壮志化作千古恨!

  我今日作此文章,只愿自己久记病痛,常思健康——自然也期望众人也可铭病痛在心,以避今后患疾——倘若我此次抱恙,此篇小文可使诸君因此避去一些疾病,我也与有荣焉。只可惜直至现今仍无法叙出病中实感,教人有所体味——倘若那样,便真可以省去一次患病来警醒大家了。

  评委点评:

  身体发肤都能体察入微的文章见得多了,像这篇细腻敏锐而又实实在在的却不多见。“他人的规避或是漠不关心会使心刺痛”,俗话说生病多是心出,林黛玉就是一例。语言的典雅也是亮点,颇有鲁迅式凝练之风。健康乃人生大福祉,远离疾病,诸君以为然否?读罢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