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赚钱新配方:洗白坏女巫

返回

《沉睡魔咒》中,昔日大反派变神仙教母

迪士尼赚钱新配方:洗白坏女巫

作者:展迎迎 阅读数:0

  大银幕上,女巫的形象越来越正面,就连一向非黑即白的迪士尼电影,也开始替她们洗白。

  《魔境仙踪》为西方女巫(米拉·库妮丝饰)的黑化,找了个令人同情的理由——因为爱情而走火入魔;童话故事中,冰雪皇后艾莎原本是反派角色,《冰雪奇缘》却将其改编成善良的女王,并和安娜一起成为双女主;今年上映的《沉睡魔咒》更直接,安吉丽娜·朱莉饰演的黑魔女逆袭为主角,睡美人反而沦为配角……

  从邪恶的反一号到堂堂正正的女一号,女巫们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沉睡魔咒》登陆华数互动电视(点播路径:电影——大片)。

  传统派:

  女巫都是邪恶的化身

  童话故事里,女巫大多是邪恶的象征,她们经常用歹毒的咒语,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人前,她们有着神仙姐姐般的美貌,用来蛊惑人心。人后,她们则现出丑恶巫婆的原形,黑色斗篷、枯槁的身体、苍白的脸孔、可怕的皱纹、长长的指甲……

  这种脸谱化的角色,在大银幕上也屡见不鲜。

  经典亚瑟王电影《黑暗时代》(又名《石中剑》),就将莫甘娜(海伦·米伦饰)塑造成乱世妖姬。像大部分女巫一样,她拥有保持青春靓丽的抗老魔咒,并利用美色与同父异母的亚瑟王发生不伦恋,从而导致王朝败落。

  回顾历史,女巫的坏名声,实际上源于黑暗的中世纪。当时的欧洲教会宣称,女巫是魔鬼的化身、撒旦的情人,由此掀起一股镇压女巫的血腥运动。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女巫季节》,便以此为背景。影片中,一名看起来清纯且无辜的少女,被怀疑是散布瘟疫的女巫。为了消除诅咒,人们将她囚禁在笼子里,送往修道院接受审判。随行的骑士见她楚楚可怜便放松了警惕,与此同时,身边的队友却相继不幸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对巫术的恐惧,教会甚至还专门出版过一本讲解如何分辨与猎杀女巫的手册。电影《韩赛尔与格蕾特:女巫猎人》中,也展示了各种整治女巫的方法,如火烧、割皮、通过身体是否腐烂来判断身份等。

  以大反派身份出现的女巫,虽然并非不死之身,却都有着一颗作死的心。

  我是女巫我怕谁?《纳尼亚传奇》中,白女巫法术高强,一手颠覆了狮王的统治,并将纳尼亚王国变成一片冰天雪地。可最终,她却被四个小屁孩打败;《星尘》里,好莱坞女神级人物、“老猫女”米歇尔·菲佛扮演的黑暗女巫,是个标准的外貌协会成员,她掳走公主、杀死王子、不择手段想要得到女主角的心,甚至搭上老命,种种疯狂的举动,都不过是为了维持美貌;《黑暗阴影》中的伊娃·格林则是个情痴,谁被她看上谁倒霉。她追求真爱的方式简直丧心病狂,把花心的约翰尼·德普变成吸血鬼封印在棺材里反省,使用法术让情敌掉下悬崖从此香消玉殒,妥妥的野蛮女友一枚……可以说,女巫的“黑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魔法盛行的年代。

  洗白派:

  每个人都有黑化的理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受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负面”缠身的女巫们,摇身一变成为抵抗男权与旧体制的化身。

  情景喜剧《家有仙妻》便是其中的代表。剧中的女巫,既不想成为哈利·波特式的巫界明星,也不愿充当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而是下嫁给普通男子,当起平凡的家庭主妇,顺便挽救了对方的事业危机。

  如此另类的女巫片,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热播剧,一连拍了8季254集。1991年播出的同名中国台湾剧、日剧《我的太太是魔女》,以及2005年由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电影版,统统都是这部热门肥皂剧的衍生品。

  此外,《巫法闯情关》中的桑德拉·布洛克、《欢乐满人间》里的保姆女巫朱丽·安德鲁斯等,走的都是正能量路线。

  近几年,借着好莱坞童话改编热的东风,就连那些“深入人心”的经典坏女巫们,也得以“洗白”。

  迪士尼打造的《魔境仙踪》中,“渣男”詹姆斯·弗兰科才是西方女巫变坏的罪魁祸首;《冰雪奇缘》正式宣告公主王子之间的真爱之吻失效,姐妹情才是治愈心灵创伤的良药;从《睡美人》中的反一号,到《沉睡魔咒》里的神仙教母,黑魔女玛琳菲森也成功翻身。

  影片中,她被青梅竹马的小男友欺骗,失去了象征自由的翅膀。这一虐心设定,为她赚来不少同情分。更有爱的是,她对小公主施下诅咒后,竟然默默地充当起监护人的角色,生怕这个“小怪物”活不到16岁。十几年下来,小公主跟她的关系,比亲爸亲妈还近,以至于观众对公主最终背叛国王的举动,丝毫不觉意外。

  朱莉曾表示,这是继《致命伴侣》(2010年)之后,5年来唯一令她动心的作品,“我希望所有观众,尤其是女孩子们,能够通过该片意识到正义和公平的重要性,同时也能明白究竟什么才是值得自己为之抗争的东西。她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反抗,但同时也能保持女性所独有的温柔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