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赚15亿的《饥饿游戏》,也有赔得底朝天的《关键第四号》
不是沾上“青春”,就能赢票房
由谢琳·伍德蕾、提奥·詹姆斯和奥斯卡影后凯特·温丝莱特主演的科幻动作片《分歧者:异类觉醒》日前下档。在内地上映前,该片全球票房已经突破2.67亿,成为狮门影业继《饥饿游戏》、《暮光之城》系列后,第三赚钱的青少年电影。虽然没有与北美市场同步上映,但在内地首映第一天,该片票房一度超过同样改编自青少年文学的大热商业片《饥饿游戏2》。
近几年来,青少年电影正和超级英雄电影一样,在产量上节节攀升,成了好莱坞片商手中的摇钱树。
但与超级英雄电影票房全面开花不同的是,青少年电影在经历了《哈利波特》系列(点播路径:电影-科幻)(8部全球票房收77亿美元)和《暮光之城》系列(点播路径:电影-科幻)(4部全球票房收25亿美元)的成功之后,鲜有大获成功者。
《波西杰克逊》系列、《关键第4号》系列、《宿主》等片均未取得理想的票房成绩。这期间,只有《饥饿游戏》系列(点播路径:互动电视-大片)在票房与口碑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前青少年电影“有量无质”、佳作寥寥?
观众群受局限
仅有《饥饿游戏》系列老少咸宜
在中国,《小时代》和《后会无期》是最受青少年观众喜爱的电影,两者票房火爆;而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的青少年观众同样有着自己的心头爱。
8部《哈利·波特》系列全球票房收77亿美元,4部《暮光之城》系列全球票房收25亿美元……瞬间,这群青春活力的年轻观众,成了好莱坞片商眼中的目标客户群体。
但制片方们显然是高估了青少年观众的消费能力。由于青少年电影往往由青春偶像担当主角、故事肤浅幼稚,因而会流失大量的成人观众。
西尔莎·罗南主演的《宿主》北美票房仅收2600万美元,而讲述女巫狗血恋情的《美丽生灵》北美票房更是不到2000万美元,其他如俊男美女坐镇的《波西杰克逊》系列与《关键第4号》系列更是阴沟翻船,让制片方血本无归。
反观《饥饿游戏》系列,同样是改编自青少年文学,但该片拥有更强大的世界观与深度寓意。反乌托邦的科幻式设定,吸引到了大量的成人观众。2部《饥饿游戏》系列全球票房豪取15亿美元,可见,老少咸宜的作品才是电影票房的有效保证。
题材跟风撞车
《波西杰克逊》系列魔法失灵
题材雷同,似乎是如今青少年电影的最大困局之一。青少年小说改编的电影,几乎清一色的是奇幻类、科幻类题材。
早前的《哈利波特》系列讲的是魔法世界、《暮光之城》系列说的是吸血鬼与狼人,这些先来者们取得了成功,但之后的跟风作品仍旧咬着这些题材不放,观众们审美疲劳是在所难免。
《波西杰克逊》系列仍旧在玩魔法,《宿主》同样改编自《暮光之城》作者斯蒂芬妮·梅耶的作品,《圣杯神器》还是在玩吸血鬼、狼人那一套……
在这些相似题材作品的狂轰滥炸下,再疯狂的粉丝们也会被折腾得够呛。即便是票房尚可的《分歧者》,它沿袭的依然是《饥饿游戏》那类反乌托邦科幻题材。
今年的北美暑期档,一部青少年电影《星运里的错》打败阿汤哥主演的《明日边缘》(点播路径:互动电视-大片),以1.24亿美元成为北美票房大赢家。
该片根据约翰·格林小说改编的作品,为陷入题材困境的青少年电影指明了方向。《星运里的错》既没有高科技特效和火爆的动作场面,也没有魔法师和吸血鬼。它用仅仅1200万美元的制作费,讲述了两位迷茫少年之间的浪漫爱情。
《星运里的错》的成功,证实了好好地讲述一段爱情故事,比瞎跟风热门题材要重要的多。
演员表现乏力
有青春美貌还要有演技
虽然《哈利波特》系列捧红了“魔法三人组”,《暮光之城》系列捧红了“小K”和“五方哥”,但不少演技尚且稚嫩的年轻演员,并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从而也降低了影片的吸引力。
《关键第4号》系列中的亚历克斯·帕蒂弗、迪安娜·阿格隆和泰莉莎·帕尔墨演技平平,《波西杰克逊》系列里的罗根·勒曼、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和布兰登·杰克逊等人依旧星光黯淡。
而《饥饿游戏》系列的女主角“大表姐”詹妮弗·劳伦斯,她的演技有目共睹。在未大红大紫前,她就已经凭借小成本独立影片《冬天的骨头》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之后更是依靠《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中的出色表现,成为一名90后奥斯卡影后。
商业与艺术领域的双线成功,让詹妮弗·劳伦斯可以在《饥饿游戏》系列里独挑大梁。
此外,该系列作品中还有菲利普·塞默·霍夫曼、伍迪·哈里森这类奥斯卡级别的演员担当配角,电影的吸引力自然大大超过其他的青少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