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公主片的回归

返回

公主越来越彪悍,王子不再受待见,配乐不是一般的赞

《冰雪奇缘》,公主片的回归

作者:展迎迎 阅读数:0

  迪士尼有三宝——公主、童话、歌不少。

  如果说此前大受好评的《无敌破坏王》不够迪士尼,那么,由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打造的第53部电影《冰雪奇缘》,则是货真价实的公主片。

  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该片的全球总票房累计已达9.1亿美元。不仅如此,《冰雪奇缘》还在金球奖上大败《神偷奶爸2》、《疯狂原始人》,勇夺最佳动画长片奖,并将继续冲击第86届奥斯卡,角逐最佳动画、最佳歌曲2项大奖。

  作为迪士尼的招牌icon,公主片总能在传统与创新之间,不断复兴,甚至在关键时刻成为公司的救命稻草。

  1937年,凭借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迪士尼在电影界打响了名头;1950年,《灰姑娘》所赚的钱,曾使负债累累的迪士尼起死回生,并建设了迪士尼乐园;1989年,《小美人鱼》开启了迪士尼长达10年的“文艺复兴”时期;2010年,乐佩公主(出自《魔发奇缘》)成为迪士尼首个全3D动画版公主……

  在皮克斯、梦工厂、蓝天工作室等后起之秀的夹击下,迪士尼是如何让公主电影一次次“老梗开出新花”的?且听下文分解。

公主越来越彪悍,王子不再受待见,配乐不是一般的赞

《冰雪奇缘》,公主片的回归

  变化一:

  从软妹子到女汉子

  公主越来越彪悍

  加上《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目前,迪士尼共有13位官方公主。

  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传统型公主,走的是治愈系路线。她们外表甜美,个性无公害,善良到任人欺压也不发一语,而且打水、做饭样样拿手——难道迪士尼是按照完美人妻的标准来打造公主?

  不过,太完美的角色,观众看多了也会腻味。遇到瓶颈的迪士尼一度沉沦,甚至有30年再没碰过公主电影,直到《小美人鱼》的出现。

  小美人鱼,是迪士尼第一位具有现代个性的公主。她从一个悲剧性角色,被改编成一名叛逆少女,为了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男神,不惜瞒着父亲,用美妙歌声换来两条大长腿,进而冒险踏入人类世界……照着这一戏路,此后,迪士尼公主们修炼得越来越彪悍。

  《美女与野兽》中,贝尔不仅是一个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女强人,还将粗暴的野兽驯化成温柔的伴侣;

  到了《花木兰》,她连妇德都背不出,却擅长骑马、打仗、抓坏蛋,还因救国而被皇帝册封,作为巾帼英雄,真是为女同胞长脸;

  《魔发奇缘》中的乐佩公主,功夫更加了得,把平底锅当流星锤使,无聊了玩玩飞镖,喜欢恐吓误入高塔的小贼,还练就了一头疾风骤雨长发功,缠、绕、抡、砸、摔,招式百变;

  正在热映的《冰雪奇缘》中,姐姐艾莎很给力,“点石成冰”的魔法,堪称史上最强公主;妹妹安娜也不是等待别人拯救的弱者,一榔头就能把恶狼打出几米开外,连男主角都惊呆了。一副小暴脾气的她,还不顾劝阻挑衅雪怪……

  可以说,从萝莉到女汉子,与时俱进的迪士尼公主们,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变迁。

  变化二:

  颠覆速成式爱情

  王子逐渐失宠

  放在以前,迪士尼只有被恶搞的份。比如,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系列中,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等迪士尼经典童话形象,均被颠覆成超级八卦、一身毛病、糗态百出的酱油党。

  其实,迪士尼也在慢慢开窍。主题上,它逐渐改变了以往“公主非王子不嫁”的刻板模式。

  花木兰,作为剩女一枚,却不着急嫁人,而是选择代父从军上战场。这一举动,不仅是出于孝顺,而是她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公主与青蛙》中,蒂安娜从小的梦想就是开一家自己的餐馆,可谓迪士尼第一“创业公主”;《魔发奇缘》讲的是失踪少女找妈妈的故事;首次出现双女主的《冰雪奇缘》,则被观众调侃为“姐姐再爱我一次”。

  当公主们不再恋爱大过天,王子的地位便逐年下降。比如,花木兰看上的只是一名公务员;救长发公主的不是骑白马的王子,而是被白马追的小贼;《冰雪奇缘》中,与安娜相爱的,是一起出生入死的穷山民。王子则变成了“心机男”,企图通过忽悠公主和自己“闪婚”来掌权。话说,这不是邪恶皇后的惯用伎俩吗?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奇缘》的导演之一珍妮弗·李,是迪士尼公司第一位女性动画长片导演。“她帮助我们摆脱了关于女性角色的俗套与偏见”,剧组工作人员表示。

  变化三:

  从古典到流行

  音乐改变剧情走向

  迪士尼早期的公主电影,多以古典音乐为主。《白雪公主》的音乐风格,介于歌剧与音乐剧之间,歌曲采用的是古典美声唱法,在交响乐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柔美、优雅。而在《灰姑娘》中,迪士尼开始学习百老汇音乐剧,并增添了小老鼠等能歌善舞的喜感“丑角”。

  不过,随着公主们戏路、国籍的改变,影片的曲风更加流行、丰富起来。

  《小美人鱼》中,加入了加勒比风情的雷鬼音乐;《美女与野兽》的同名主题曲,捧红了流行天后席琳·狄翁;由阿拉伯故事改编而成的《阿拉丁》,采用的是中东旋律;《风中奇缘》中有印第安民谣;《花木兰》大打中国风;《公主与青蛙》走的是爵士蓝调与黑人灵歌路线;《魔发奇缘》的配乐,借用了神秘莫测的北欧凯尔特音乐……

  载歌载舞的迪士尼,打造了不少流行金曲。就连梦工厂的首部动画作品《埃及王子》,都借鉴了迪士尼的歌舞模式,并大获成功。

  迪士尼的贡献还在于,大大提升了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从《小美人鱼》开始,迪士尼打破了“先动画后音乐”的制作模式,而是让音乐创作与动画创作同步进行。

  而在《冰雪奇缘》中,这一模式再次更新升级。影片中,音乐不只是主角们抒发感情的工具,演员们还可以直接用歌曲来对话,用歌词推动剧情。用网友“Hitbyfeeling”的话说,“迪士尼以前的作品是有音乐的动画片,而本片更像是动画版的音乐剧。”

  此外,大热单曲《Let it go》甚至改变了剧情走向。在安徒生童话《冰雪皇后》中,艾莎的原型,本是一名邪恶的女巫。但剧组在听完这首唯美、励志的歌曲后,转而将其设计成一位被超能力困扰的、性格复杂的公主。

  变化四:

  手绘与CG融合

  打造独特画风

  在CG时代,迪士尼用了半个多世纪的传统手艺——手绘动画几乎都可以“申遗”了。皮克斯、梦工厂、蓝天工作室等动画工作室的相继崛起,也迫使迪士尼做出改变。

  从1991年的《美女与野兽》等片开始,迪士尼便开始采用CG技术辅助绘画。它利用皮克斯研发的一套软硬件综合系统,将手绘2D图稿扫描进电脑,再利用电脑为人物提供柔和的阴影和彩色线条效果,并营造出多重景别,使人物和场景更加真实、立体。《综艺》杂志评价这部作品为“手绘杰作与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那么,手绘动画真的无力回天了吗?2009年,迪士尼拿自己最擅长的公主片试水,结果《公主与青蛙》表现平平,票房远远不及同年上映的《飞屋环游记》、《冰川时代3》。

  好在,迪士尼杀出一条新路,即制作有手绘风格的CG+3D动画。

  2010年的《魔发奇缘》,画面由CG动画完成,却呈现出油画般的视觉感受,且票房力压《神偷奶爸》、《驯龙高手》;今年的《冰雪奇缘》,在手绘概念图的启发下,制作出美丽的CG雪景。

  下一次,迪士尼还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