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跑去邻居家送祝福
“新年快乐”四个字,拿了一个满分
多爸口中的邻居家小男孩,是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一年级的任雨桐同学。记者从学校语文老师那里了解到,任雨桐的那句“新年快乐”,还真是本学期语文“期末考”。
由于一年级、二年级期末不得采取书面考的规定,学校出了一年级各学科期末评价方案,其中语文被分解成5项活动:“好声音”,例如模仿老师的朗读;“好记性”,例如勇闯拼音谷;“好书法”,用本学期要掌握的生字,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好伙伴”,小伙伴合作朗读课外故事一则;“好祝福”,分别向家人、同伴和邻居说一句祝福新年的话,雨桐就是为最后一项任务,跑去邻居多多家的。
因为学校很多一年级学生就住在学校旁边的良渚文化村,所以最近好些文化村村民,都遇上了多爸这样的意外。雨桐的小伙伴们,大概送祝福送出了惯性,有时在路上碰见个陌生人,也会屁颠屁颠冲上前去,大喊一声:“新年快乐!”
在多爸这些邻居收祝福的同时,雨桐和小伙伴们也成功收获了一个个高分。对多爸给出的满分,一年级语文老师俞欣表示赞同:“在语文期末评价方案里设置‘好祝福’,我们主要想考察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与人交流的胆量,学会交流,乐于交流。所以对孩子具体说了什么,我们并没有太高要求,毕竟才读一年级。像‘新年快乐’之类比较简单的祝福语,只要声音响亮,态度大方有礼,表达清楚,就能拿下‘五星’(最高分)。”
可同样是收祝福打分,爸妈的评判标准就比邻居和老师要高一截。像雨桐爸,至今仍然觉得儿子送的那句“祝你新年快乐”,不是太给力,“五星”给高了点,要是能加一点自己的语言就更好了。
隔壁班的小语爸要求还要高。吃早饭的时候,听女儿嘴巴里蹦出一句“元旦快乐”,就皱了皱眉头:“这祝福简单了点。要不你再想想?”小语稍微楞了下,心急的语爸赶紧推开窗户,指着外面小树林给提示:“祝福可以像……”
“祝福就像一棵树,树上挂满了幸福和快乐,我把这棵树送给你!”女儿马上领会精神。语爸这才心满意足地给了“五星”。
语爸告诉记者:“用这样的方式考察一年级小朋友的语文能力,我觉得是蛮好的尝试,和应试教育区别很大,孩子也很喜欢,就跟做游戏一样,没啥压力。女儿有个幼儿园同学在其他小学念书,现在面临期末,据说复习大纲就有72张纸,我听了人啊昏倒。”
不过,语爸也有些担心,考得如此轻松,万一漏掉必要的知识点,怎么办?结果,听完女儿的祝福,他又拿出语文书,给女儿来了一次自测,一篇篇背课文。
一直希望改变评价方式,给孩子减轻学业负担的家长们,最后还是用自测的方式,给孩子一学期的学习做了总结。
本报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