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我们登山去
萧山有名的没名的山,超过10座:船坞山、雪湾大山、同盘顶、百药山、云门寺山……就算是土生土长的“老萧山”,也不一定能说出所有的山名来,更不一定游遍了全部的好山好景。
天气逐渐转凉,穿上运动鞋,戴上太阳帽,选一座山攀登,也许能让你从不同的视角领略到萧山的风光。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两条萧山境内登山路线,你有空时不妨去登登看。
1、云门寺山
上山:萧山汽车东站[k307]——墙头[步行]——马谷[上山]——云门寺—山顶[597 米下山]——马谷——墙头[k307]——萧山汽车东站。
下山:山顶[597米下山]——庾青岭——庾青——桥头黄——河上[k308]——萧山汽车东站。
云门寺山位于河上、戴村交界处,主峰海拔597米。支峰有凤坞山(也称飞凤山)、马谷山、象鼻山、鹳嘴山(也称狮子山)等,云门寺坐落在云门寺山顶,始建时间有两说:一说建于唐代,为荷担祖师所建;二说建于明代,其开山祖师自绍兴云门寺云游来此,建寺立佛,故称云门寺。
马谷村为通往云门寺的必经之地,青山环抱的马谷村,民居依山临溪而建,房前屋后瓜果飘香。村中有一棵古银杏,约有500余年的树龄,还有不少樟树,生活环境堪称一流。虽然大多数都是新建筑,但很多老房子保留完好,并且环境卫生搞得相当好。从马谷村有一条干净古道上云门寺山,古道右边一条小溪从上而下,古道从竹林中穿过,迎面有一股清凉之风。一路上山,每走二十多分钟就有一座息脚亭,过了第三座息脚亭差不多就要到达云门寺山顶,云门寺隐约可见。
“云门寺”三字,出自住持福云重锋之手,落款时间为“民国20年敬立”(1931年);门框两边书写“以善为乐子孙造福,行人为善拜佛烧香”的楹联。寺院由正大殿、西方殿、金刚殿、禅房、厨房组成,为晚清建筑;寺院墙体刚粉刷过,老黄色的墙体,浅灰色的黛瓦,镶嵌在绿树翠竹丛中。
寺院西侧有两棵桂花树,树龄约三四十年。寺院正门10米之外有两棵古银杏,高达四五十米,树干要有两位成人方可合抱,树身有萧山区政府于2002年10月所挂的古树名木保护牌,树龄200多年。在银杏树下方200米之外,有两个水潭,潭水清澈见底,长年不涸,泉水甘洌,名曰:龙潭。寺院东侧有一字排开的3棵沙朴树,姿态婆娑,猜想树龄至少在200年以上。
从云门寺下来,有3条道路可走,一条通向河上镇,一条沈村,还有一条通达方家塘。沈村之路因长期无人行走已荒芜,舍近就远,选择走云石方家塘线。拐入左边云石方向的小路,起先一路长满荒草,要拨而行,行不多久就是穿行在竹林中的古道了。大约行了四十分钟左右已到山下一村,一看是平山村,再走一二百米就是方家塘公交站。
2、穿越通天突、老鹰石、雪湾山、船坞山
路线:自驾到云石方家塘——骆家舍村——雪湾山(老鹰石)——白云庵——航坞山
船坞山主峰海拔744米,为萧山最高峰,位于萧山西南端,与富阳交界,因山形酷似一条船,故得此名。
雪湾山:位于楼塔、河上、戴村三地之间,主峰老鹰石海拔740米,为萧山第二高峰。次峰通天突海拔732米。众峰环峙,雪时皆白,故称雪湾大山。
你可以自驾到达云石的方家塘,然后沿着山路一直向上,到达骆家舍村,找个了地方停好车后,从山边的小路上山。
沿着清澈的山间小溪,穿行在青翠的竹林里,好不惬意。随着地势的走高,山路越来越难走,有好些地方的路已经完全被草丛掩没,此时要注意山路两边的荆棘,小心划破手和衣服。大约步行1个多小时,视野豁然开朗,连绵的群山如画一般展现在你眼前,这里就是海拔732米的通天突。
沿着山脊线继续前行约1小时,便是老鹰石。这里有一大块裸露的岩石,可在此处进行野餐,补充能量。坐在山岩上,晒着太阳,嘴里吃着美味,环顾着四周群峰拜伏的美景……
吃好饭后,继续前行,经过雪湾大山后,一路下行,山间有一座小庙,名白云庵。此处稍事休整后,从白云庵的后面上山,开始攀登萧山第一高峰:船坞山。上山的路比较野,看起来,走的人并不多,山势也比较的陡,因此爬山比较的耗费体力,不一会,人就开始热得出汗了。大约1小时后,就可登顶。航坞山山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到富阳的安顶山,楼塔的百药山。
下山时,沿山脊走,经过了一大片的茶园,然后直切下山,山下的骆家舍村已然在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