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上海书展今天开幕,爱读书更爱生活
十万个为什么
就这样带动你我生活
今天,2013上海书展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帷幕,600多场活动,包括新书发布会、作家论坛等等。这个离杭州很近的大型书展,已经举行了十年,不少杭州的爱书人,都会去现场看看,听听作家们的讲座,顺便淘几本新书回家。
开幕之前,昨天,新鲜出炉的《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抢先举行了出版座谈会。从1961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十万个为什么》先后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5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一亿册。
昨天,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洪星范告诉记者,历经5年更新和编撰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共600万字,7000余幅彩色图片,收录4500个代表科技发展前沿和青少年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有80%是新问题。
在昨天的会场外,摆放着从1961年的第一版、1964年第二版、1970年第三版、1980年第四版到1999年的第五版,与全新的图文并茂的第六版摆在一起,宛如一条时间长河。
内容改变:
没了滴滴涕有了3D打印机
第六版的电子与信息分册,聚焦了诸多前沿话题。比如:“计算机能算出所有问题的答案吗”、“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可以用意念上网”、“可以把计算机穿在身上吗”、“3D打印机打印出的飞机能飞吗”等等。
“有些看似和老版相同的题目,因为科学的发展而有了进一步的解释,就赋予了新的内容。”洪星范举例道,比如“金鱼为什么不睡觉”,新版除了解释没有眼睑,而且还把不同种类的鱼的睡觉姿态一一呈现。
会场上,记者“逮住”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他参与了从第一版到第六版的全部创作。第一版的900多个“为什么”,他一个人就回答了300多个。而在最新这一版,他回答了36页,同样是分量最多的一位作家。
“第六版里,我在化学卷里写到了不少全新的问题,比如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这些都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还有,隐形飞机表面涂的是什么漆?玻璃幕墙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也都是全新的问题。”叶永烈说。
在第五版里,最让叶永烈印象深刻的新问题是“什么是液晶”,因为这折射了数码时代的开端。而第四版中提到的农药滴滴涕,现在因为被禁用了,所以就在第六版中消失了。
作者改变:
有了科学松鼠会少了民间人士
洪星范告诉记者,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集结了最权威的编撰阵容。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亲自担任总主编,2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级科学家担任分册主编, 110余位两院院士组成编委会。来自全球各个学科的768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参与了新版的编写工作。
“以前的各个版本中,大量作者都是科普作家,他们活泼的文笔,吸引了无数的小读者。但现在又增加了大量科研人员。”据洪星范透露,民间网络科普组织尤其引人注目,“科学松鼠会这次深度加盟,有50位以上的‘松鼠’参与了工作,动笔写的有30多位。而在中文科普界有广泛影响的三思科学论坛、中国恐龙网、牧夫天文论坛等,也积极响应。”
“我们这次编纂第六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的一大惊喜,就是发现了一大批文笔非常好的科学家,比如海洋分卷主编、中科院院士汪品先,他写出来的文笔太美了,完全可以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本。”洪星范坦诚,这让他改变对专业科学家写科普文章严谨而晦涩的固有印象。
体例改变:
少了漫画图片多了形象描述
“比起之前的五个版本,在形式与体例上,新版都与以往有较大不同。”洪星范透露,新版综合考虑时代的发展和青少年读者的实际需要,将全书分为三大板块共18个分册。
尤其惹眼的,是全新推出的热点板块,包括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航天与航空、武器与国防、灾难与防护。这些,都是近些年发展特别迅速,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领域。
在第六版中仅占两成的老问题,也由专家作了新回答,增添趣味性和吸引力。
例如:将“什么是‘六人集会问题’修改为“为什么六人集会时至少有三个人认识或者不认识”,将“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修改为“歌德巴赫猜想是要证明1+1=2吗”,将“什么是悖论”修改为“为什么有的约会让对方无法说‘NO’,将“为什么数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模糊现象”修改为“头上有多少头发才算秃头”……
如何保证回答能让孩子们看得懂,而不是敬而远之?洪星范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
“海洋遥感”部分由编委潘德炉院士组稿,他请杭州师范大学的几位老师分别写稿。收到稿件后,他读给家中的小孙女听。一开始,小孙女表示听不懂,潘院士就将遥感技术比作孙悟空的“千里眼”,小孙女很快明白了。他将此信息反馈给作者,作者对原文进行了大幅度修改。
“过去的版本,一个‘为什么’长则2000字,短则100字,长短不一,随意性比较大。而第六版我们统一了形式,每个合和页都作为一个单元处理,每个单元代表一个知识点,包括一页是一篇长文,另一页是两篇短文,一共2000字,非常整齐。”洪星范说。
记者翻阅发现,将近一半的篇幅留给了图片,而且多数不是旧版的漫画式图片,而是科学性很强的示意图,一目了然,结合文字大大强化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我们面对着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的强劲挑战,但是,网络搜索,不可能给出如此生动严谨的回答,更给不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逻辑。”洪星范强调,后者其实是《十万个为什么》要给孩子们的更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