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的情谊,满满的
华舒琳
节假日,空闲下来便开始翻看联系册,那些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都已经渐渐淡忘,这些情谊该如何拾起?写信,似乎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也不知道该从何写起;电话,害怕没有话题,到时候冷场太尴尬;短信,现在都开始群发,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你会选择明信片吗?简单的一句祝福,在明信片上却能体现出慢慢的情谊,寄出的是祝福,收到的是幸福。你是否也收到过情谊满满的明信片呢?
【联系电话】:63341055 【电子邮箱】:fysh0518@163.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fysh0518
【读者QQ】:236310614 【富阳论坛】:bbs.fuyang.com
暖心,其实很简单
谈到明信片,DD对我说也只是从大学才开始的。写信、打电话,当然可以,但是DD觉得明信片却有它独特的意义。有些明信片比较有特色,上面的图案或者文字就能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也可以代表自己的祝福,所以DD对明信片就会特别偏爱一点。“平时逛街、旅游的时候,看到喜欢的明信片都会买下来。像闺蜜、死党嘛,想寄的时候就寄一张,写写自己最近的心情或者祝福什么的,节假日的话范围就广了,嘿嘿。”
年后趁着放假DD和男朋友去了厦门旅游,“像鼓浪屿、曾厝垵这样的地方,不寄张明信片就会觉得漏掉了些什么似的。”所以除了酣畅淋漓地玩一番,也要安安静静地去挑选一些明信片,寄给亲朋好友。但是回来之后,在收到男朋友给她寄的明信片时,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明信片放在我桌子上的时候,我才真的感觉到我们是去过那里的,在那里有过回忆,并且都是值得惦念的时光。”
“我们毕业以后就异地了。他不忙的时候我忙,我不忙的时候他忙,也很少说上几句,他没时间给我写信,所以我就给他寄明信片。我们知道家里人不同意,我和他,差不多算结束了。我们曾经约好要去厦门玩,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不过他一直都记得这个事情,终于过年的时候有时间了。那时候其实很害怕这会是我们最后的旅行,所以很珍惜。”
“在厦门的时候他就挑了一张生日明信片写给我”这是一张标注着“1月29日”的明信片,应该就是DD的生日了,朦胧的蓝色天空背景,中间印着“爱,就是温柔的包容你所有的任性和骄傲,因为你也一样”,这样的话语,收到的瞬间,应该便是满满的回忆吧。“很多话说不出口,或者在当时不知道怎么表达,就寄过去,就好像给未来的彼此。以后哪怕分开,也有这样的回忆。”
“其实对我来说,明信片这个东西,我只会寄给我心里惦念的人。很多人觉得这很文艺,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对于我爱的和爱我的人,走到哪里都想告诉她们我很好,我在做什么。很多人不需要时时刻刻有联系,但是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朋友亲人都是如此。我习惯去一个地方就会寄一个地方特色的明信片,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总觉得会让人心里暖暖的。”
明信片有股大力量
喜欢拍照,喜欢旅游,喜欢收罗小东西,在跟十一短暂的接触中完全想不到曾经的她是一个典型的宅女。那时候的十一在现实中不怎么喜欢与人交流。大学期间除了平时上课以及班级的一些活动之外,就是在寝室上网看视频动画或者搜罗漫画书了。
记得那个时候是QQ邮箱刚开始推出漂流瓶,很新奇。往往越是神秘的东西就越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并去尝试。而网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的未知性,你可以大胆地述说你的想法,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因素。
十一和公子晏(网名)就是在这样意外的一种方式中认识的,还记得当时的漂流瓶暗号是“phantom”,这是一部关于杀手的动画,有一个自由却又凄美的结局。那时候十一刚看完这部动画不久,对其感触很深,跟一个陌生人聊自己对于ein和zwei的认识和看法。两人侃侃而谈,聊得很开心,觉得对方都是喜欢动漫的人,于是就加了好友。共同的爱好让公子晏成为了十一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新年的那一天,十一桌子上突然多了一张明信片,是公子晏寄来的,非常干净清爽的字迹,是十一喜欢的感觉。“忘了从何时认识的了。尽管联接的媒介充满了不确定,你对我是真是的存在,信任的存在。”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是十一也和公子晏一样觉得对方都是真实的存在,是闺蜜、是挚友。这似乎是十一在大学里收到的第一张明信片,是生命中的一份温暖和幸福。犹如在黑暗中点燃了一根火柴,却让十一看清了自己其实身处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就是这样一张明信片,让十一回归到现实中,也慢慢地开始在各种小店中搜罗一些唯美的、有趣的明信片,寄给公子晏。这是一小步,却是十一生命中的一大步,现实生活亦是如此美好!这就是十一的明信片故事。
承载情感与文化
“#豆豆的明信片#一枚来自英国伦敦的明信片,寄件人是一位20岁的女学生。她热爱音乐,经常去伦敦的音乐厅欣赏世界各地乐团的演奏,生活幸福指数很高。她还爱好摄影,她说:英国的每一处建筑都是一个很好的摄影点。卡片以英国皇家卫队的换班仪式为背景,帅气、古朴。有机会一定要去瞧瞧。”
从2012年10月15日开始,雷飞就以这样的形式在微博上晒自己收到的明信片。“编辑微博有时候要比写明信片还费时。”雷飞笑着对笔者说道,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尝试了很多模版,将微博的140个字物尽其用。为了表示对明信片主人的尊重,雷飞会将每张收到的明信片的背景都了解清楚,有时也会根据明信片上的内容,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虽然我知道对方能够看到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我觉得这是我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给我寄明信片的人的尊重和感谢,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喜欢明信片,来交流传播和文化。”
从初中就开始玩明信片的雷飞目前已经到了国际化的程度,在2011年5月,周围玩明信片的朋友向雷飞介绍了POSTCROSSING(国际明信片交流)。这是一个国际明信片交流的平台,涉及220个国家,近40万成员。你可以选择一个朋友写上祝福,寄出你的明信片,随后你就会收到来自其他国家的明信片,这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与感动。从前年开始玩POSTCROSSING的雷飞到目前为止已经收到了30多个国家100多张明信片。
在接触了这么多国际化的明信片之后,雷飞发现国内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俄罗斯、德国、荷兰)的明信片无论在制作还是投递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国家的明信片相对比较精致,而且内容也更多样化,并且赋予着一些寓意。”
“明信片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我的每一张寄往国外的明信片中都会写上富阳的口号: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同时也会注上英文解释。明信片的内容也主要是介绍一些城市文化或者是一些古诗词和祝福,我也喜欢刻一些有意义的印章,让明信片更有中国元素。”这样的一张明信片便充满了文化的内涵,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雷飞也谈到了自己的梦想,“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收集到每个国家的明信片。如有能力也希望将国内的明信片做一个梯队式的收集,从旅游景点开始,五星、四星、三星,集齐每个景点的明信片。”这个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坚持和付出,不过相信年轻的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他也希望更多喜欢明信片的朋友也能过加入其中,共同来感受明信片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