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读陆游论诗文,才知道民间有些谚语,其实是从历代古诗词中延用而来。“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的出处,即源自冯道的诗《天道》:“穷达皆有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融解之意),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冯道是五代人,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据说冯为人刻苦俭约,随军出征时,席草而卧,吃大灶,俸禄与随从一起花;将士劫了美女送他,他也不要,找到女方家庭即送回。冯道丧父后辞官回故乡时,正逢大饥荒,他倾尽家财救济乡民,还亲自耕田背柴;地方官的馈赠却一概不受。
唐末五代时,天下纷争,非常的乱。但冯道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余年,自号长乐老,人称官场“不倒翁”。后来到了宋朝,欧阳修著史骂他,说中国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他丧尽了。
南怀瑾先生曾撰文为冯道伸冤:“在那么一个大变乱的八十余年中,他能始终不倒,这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历史上、社会上,凡是被人攻击的,归纳起来,不外财、色两类,冯道这个人大概这两种毛病都没有。”
说到日前仙逝的南老,便想到网上见过的一个帖子,说的是有一批粉丝,在南老暮年,曾想“组团见南师”。南老嘱秘书室代笔答复如下:“……你们以为拜了老师就会得道?就会成佛?当面授受就有密法?就得道了吗?真是莫名其妙!口口声声求法渡众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从平凡做人做事开始磨练吧,做一份正当职业,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诸己,磨练心智,转变习气,才有功德基础……修行重点首在转变心理习气,修习定力是辅助。”
南老毕竟阅历深厚,所言一针见血。试想吾侪三教九流,见偶像就膜拜,烧香磕头,求的无非是保佑自家升官发财、身体健康、出入平安,而对如何行善积德,普度众生却知之甚少,即使听到了也置若罔闻,难怪连一向温和的南老也看不下去了。却不知他的一记当头棒喝,能警醒多少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