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 谁敌手

返回

天下英雄
谁敌手

阅读数:0

  去年真假曹操墓闹起来的时候我就想,该拍曹操了。等了一年多,如今,曹操电影真的来了。

  因为《三国演义》把曹操脸谱化,现在我们一说曹操,就说他是个奸雄,但历史原样,曹操其实是个英雄,很大的英雄。

  那,就让我们说说英雄吧。

  乱世出英雄,和平年代的人,不太能体味什么叫英雄气概。比方有那么一个风雨欲来的夜晚,曹操煮了一壶酒,与刘备两个人对饮,纵论天下英雄,很豪迈地说了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

  曹操为什么觉得自己是英雄呢?他的父亲是给一个太监做儿子的,那个太监叫曹腾,是汉末十常侍之一,就是十个大太监,很有权势。但曹操就因此而变得出身不好,拼爹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曹操的爷爷是太监,不算名门望族。那时候的名人,比如袁术,马超,司马懿,包括诸葛亮,都是世家子弟。

  所以,曹操当初打下天下很不容易,因为他没有大势力可靠,全凭武力、权谋。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曹操甚至可能不是汉族人,曹操的父亲本姓夏候,这个姓是典型的当时西北少数民族姓,甚至可能是中亚人,所以史传曹操特别白,京戏里曹操勾白脸,不是乱画的。

  作为文学家的曹操写了《龟虽寿》这样的名篇,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流露出深深的英雄气概的句子。

  “壮心不已”这句话,被刘备在另一个故事里诠释了一次:势单力薄的刘备躲在东吴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有一次酒席之间上茅房,发现自己“髀肉重生”,哭了。“髀肉”,就是大腿内侧的肉,骑马的时候如果要策马飞奔,就得用大腿使劲夹马背,骑得多了,这两块肉就磨平了,现在又长出来了,说明自己好久没上沙场了。

  因为“总有壮志在我胸”,所以英雄刘备无法容忍髀肉重生,无法容忍平淡的生活,曹操,没有看错人。

  曹、刘都说了,当然还得说一位英雄孙权,东吴当家的孙策意外死去,他的弟弟孙权接班,年纪很轻,很多人看不起他,包括曹操,于是才有赤壁之战。但孙权顶着压力,毅然开战,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亮剑”了。

  据说两军对垒时,曹操远远地望见对方帅旗下的孙权,扔下一句与“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同样豪迈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的字)。”

  这两个故事,被向往当英雄的诗人辛弃疾概括在一句诗里: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说回曹操。正因为曹操出身不好,家底不厚实,帮他的人也少,所以他就盗墓掘第一桶金,曹操手下专门带领挖墓部队的头儿叫“摸金校尉”。用一个摸字,说明这支队伍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否则就叫挖金校尉了。

  因此,据说曹操死的时候就特别怕后人如法炮制来摸自己的墓,于是他便有了七十二疑冢,就是他出殡的那天,同时有七十二口棺材队伍一起出发,你想掘,就去一个个掘吧。一千多年后,一直到去年,还有好几个地方说他们那儿挖到了曹操墓呢。

  英雄之死,当然还有别的故事:曹操有一篇不辨真假的遗书,上面写的都是婆婆妈妈的事,包括让他的妻儿老小住在铜雀台上别挪窝,学点手艺为生,这也许是后人为了说明“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个词而创作的故事,不过,听来还是很感人。 方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