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写的《左宗棠传》里,一位进攻型军事家和创新型洋务派
他的气场横贯中西
有一本书,讲的是老外眼里的左宗棠。
“美国人最敬佩的中国传奇统帅。终生不败的谋略全解,大器晚成的悲喜人生。”美军军官、学者W·L·贝尔斯在他写的《左宗棠传》里,这样评价这位“晚清诸葛亮”。
最近,国内首次引进了这本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左宗棠传记。
“左宗棠在世界上的影响,由于他在清末给列强留下了军事强人和外交‘鹰派’的印象,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左宗棠传》的译者王纪卿,也是湖南人,潜心研究湘军及湖湘文化二十余年的他,甚至认为对左宗棠的研究墙内开花墙外香。
那个写《左宗棠传》的美国人颇为神秘
《左宗棠传》的作者贝尔斯,是一位神秘的美军军官兼学者,他出生于1897年,在中国生活、学习和工作了很多年。
“我们说贝尔斯神秘,是因为对他的生平了解很少,但他对中国历史的治学并不陌生。从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牺牲了,不然应该会留下更多的生平记载。”王纪卿说,贝尔斯在中国历史的许多问题上,虽然有许多新颖的看法,却与中国人正统的历史观并不矛盾。
王纪卿说,贝尔斯写左宗棠,是因为他在研究中国西北的问题时绕不过这位清末的大帅,如果没有左宗棠,中国就失去了那片占中国六分之一的土地。
王纪卿和左宗棠的第五世外孙,文史学家梁小进先生都认为,贝尔斯通过对左宗棠年谱的研究,对左宗棠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很强烈的感情。
外国人看左宗棠的角度很多,但贝尔斯作为一名美国军人来看左宗棠,就左宗棠的战略战术,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
王纪卿认为,国内的左宗棠研究者未曾有人像贝尔斯一样,提出左宗棠的领兵打仗的特点是主动性和攻击性,这种特点在清末的中国将领中是罕见的。
例如,贝尔斯强调,在收复新疆的战役中,左宗棠看出了路途遥远和运输不便是主要困难,因此以解决军队补给为重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派出精兵“缓进急战”,给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身材矮壮,须髯稀疏,但胡髭较浓
王纪卿介绍,日本有一个名叫西田保的学者写过一本《左宗棠与新疆问题》,至今国内还没有译本。匈牙利一位名叫捷辰依的伯爵写过有关左宗棠的回忆,国内也无译本出版。
“还有一些俄国旅行家和军人的著作中也有关于左宗棠的片段,说明19世纪、20世纪都有外国人就这个中国名人撰写论文和回忆录。”在《左宗棠传》里,就有俄国人的描写:“左宗棠让我们明白,他认为他的祖国即使不能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至少跟它们是平等的,如果欧洲人以他们的新发现而感到自豪,那么中国人则在先人及其著作中发现了新东西,那些秘密远未被人知晓,或者没有完全被人发现。”王纪卿说,左宗棠作为一个爱国者、一个主张向外国学习先进科技的洋务派巨擘、一个在国防实践中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军事家、一个在战后的土地上不遗余力从事和平建设的封疆大吏,给外国观察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左宗棠的气场,也给外国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左宗棠传》里,这样描写:总督身材矮壮,年龄不会超过60。……他那黑色的皮肤,须髯稀疏,但胡髭较浓。……他在进门时向我们亲切致意,动作细微得几乎无法察觉。接着他停顿片刻,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但他没说什么,又走近几步,再次停顿,注视着我们。
“而且,他和许多湘军出身的高官一样,都能清廉自守。”王纪卿说,外国人认为他是遵循儒家传统的典范,同时也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勇敢的实践者。
《生活大爆炸》里有一道“左宗棠鸡”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讲到,美国人很爱吃“左宗棠鸡”这道菜。
“这是一道湘菜,主料为鸡,为美国人认知中最著名的中国菜之一。”王纪卿说,左宗棠鸡的发明人是彭长贵,“有一次,蒋经国吃了他做的鸡后,甚感美味,询问菜名,彭长贵随机反应,据说这是左宗棠最喜欢的一道菜,于是此菜就被称为‘左宗棠鸡’。”
而之所以后来在美国名声大噪,王纪卿说,是因为彭长贵后来去美国发展,基辛格特别喜爱左宗棠鸡这道菜,加上ABC电视台报道此菜的特别节目,使此菜在美国声名大噪。
实际上,跟左宗棠有关的菜名,还有“甜甜蜜蜜”和“左宗棠面”。
两年前,在湘军的老巢湘乡市成立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时,王纪卿应邀参会,“会议招待餐有个‘湘军八大碗’,其中一道菜叫‘甜甜蜜蜜’,就是糖醋排骨,其解释是象征左宗棠、周贻端夫妇关系的甜蜜。这就说明,左宗棠夫妇的夫妻生活在所有湘军将帅的家庭中是最甜蜜的。”
而“左宗棠面”,则和杭州有关。
“据野史记载,杭州还有过一种左宗棠面,是左宗棠当年吃过的,他觉得非常好吃,后来发达之后,向许多人推荐,称为美味,因此当时卖面的人都打出左宗棠面的招牌。”王纪卿说。
Leo_麟斐:今天看“左宗棠传”,又一次了解那风雨动荡的一百年和诸多英豪的无奈与壮举。很喜欢左公的一句话“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粗茶淡饭健康人生:做人就学曾国藩,做事就学左宗棠。
知秋忍哥:左宗棠言“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告诫人们:立足高远又能从现实出发,行事朴实、低调、有余地,为人宽容。
马春峰:左宗棠与曾国藩在对于钱财的态度上是差不多的——皆不爱财。在对他人的态度上,两者完全不同:左是苛刻,曾是用道德人格魅力来吸引人家照他的做。在社会腐烂后,无论官员是苛刻要求还是官员用自身的道德力量来挽救,看来都是无济于事的。
晓说morningcall:左宗棠成功背后也有原罪,谁还没点过去呢。清末重臣左宗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可他的这个往事有时候真有点不堪回首。
刘岳:左公一世英明,颠沛若此,苍天无眼。
王高峰:我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就有“左宗棠收复新疆”一事;但当时不知道他在文学方面还挺有造诣。
邹役璇:左宗棠是响铮铮的汉子,热血将军,兼济天下,并非一介武夫。
本报记者 王湛
通讯员 俞艳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