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武生季帅,太帅了

返回

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颁奖晚会昨在杭举行

女武生季帅,太帅了

80后90后戏曲新青年,边玩微博边排戏

作者:本报记者 南芳/文 杨晓轩/摄 阅读数:0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看起来和大多数同龄人没什么不同,喜欢听周杰伦、陈奕迅的歌,喜欢玩最新的游戏,喜欢尝试一切新奇东西。

  抛开身上贴着的流行文化的标签,他们承袭的是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的传统基因,唱的是水磨调、西皮二黄,舞的是水袖功、腿功,他们是正在成长起来的青年戏曲演员。

  昨晚,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颁奖晚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全省共39个剧团259名演员参赛,涉及全省12个剧种。

  赛场上,各大剧种大展拳脚。最终,浙江婺剧团的杨霞云、楼胜,义乌婺剧团的季灵萃包揽前三甲,并与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的毛文霞、绍兴县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的张琳、浙江绍剧团的杨炯、浙江京昆艺术中心的安丽娜、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省小百花合办班的李云霄等15个演员获得金奖。

  这些青年演员懂得在网络社交的时代为自己、为戏曲网罗粉丝,更懂得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功中打磨自己,静待舞台大幕拉开的那一刻。现在,他们用自己唱作俱佳的戏曲基本功,赢得了广大戏迷的喜爱,展现了浙江新一代戏曲接班人青春靓丽的艺术风采和进取的精神风貌。

冷门行当走到底,25岁女武生成大赛热门

  短发背后留一小撮长发,穿着T恤、热裤和板鞋,她是本次大赛唯一的一名女武生,她潇洒利落的武姿演绎了《杀四门》秦怀玉一角,赢得满堂喝彩。她叫季灵萃,今年25岁,是这次大赛中的一匹黑马。

  在25岁之前,像“疯子”一样在婺剧这条路上狂飙,季灵萃走的不是寻常路:14岁为逃避学习,走后门考上兰香艺校,在校3年,她打架逃课,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学生,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季灵萃在比赛中获得了学员组第一名,她才下定决心走这条路。

  “那会我老打架,爸爸曾想过让我退学去体校学摔跤,因为在学校里没有一个男生摔得过我。” 大大咧咧的季灵萃说,她从小就喜欢看武打片,去考兰香艺校,是听人说那里头学的是“打打杀杀”,那时她并不知道学校里学的是婺剧。

  季灵萃的传奇故事,在17岁那年开始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毕业后,她与班里十来个同学去了台州乱弹剧团。天份不错的她一下就成为台柱子,可她并不满足,于是跑去北京,跟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的孙子杨长秀学戏。之后,又去了上海戏曲学院进修。因为婺剧是地方剧种,学的又是冷门行当“女武生”,季灵萃备受冷落,但她坚持了下来。因为她的优秀,学院破例让她这个进修生参加毕业汇演。

  季灵萃的坚持赢得了更多艺术家的青睐。这次,她的参赛剧目《杀四门》得到了盖叫天的孙子张善麟的指导。“大拇指骨裂过,颈椎这也伤过,腿上这些大大小小的伤就更多了。” 季灵萃眼神笃定沉稳地说,这是作为一个女武生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中性美当道的今天,这次比赛后,让更多的人认识她,被当做“另类青春偶像”狂热地崇拜着,亲切地称呼她为“季帅”。

  “季帅,太帅了。” 演出前,浓眉大眼的绍剧花旦杨炯,在后台的化妆间里把跟季灵萃的合影发上微博。

  相对于季灵萃的曲折从艺之路,杨炯的发展顺利多了。14岁进了剧团,一直到现在安安分分地演花旦。虽然不用像季灵萃一样打打杀杀,可她身上的伤也不少。

  “干戏曲这行就要吃得了苦。” 在杨炯的记忆里,下乡的条件很艰苦,“一次在荒地里演出,没有化妆间,就临时在一个废弃的马桶上搁一块木板当化妆台,还不时发出一股恶臭,只好往耳朵里塞上MP3,分散注意力。” 杨炯边回忆边笑。

  这次杨炯演的《女吊》,说的是一个女僵尸的故事,其中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飞跪”。为了排这个戏,杨炯的两个膝盖上全是乌青。不过,比赛结束后,她的微博粉丝一下多了200多个,把她高兴坏了。

跟男生一起练功,80后女小生变身花木兰

  浙江昆剧团的毛文霞与绍兴县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的张琳学的是一个行当:女小生。这个行当的要求很多——在舞台上不准有脂粉气,行为举止都要像个男人;演出时,要跟花木兰一样束胸,再化上妆,穿上戏服,看起来就是个风度翩翩的男人了。

  毛文霞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96级昆曲班的,全班就她一个女小生。学戏时,每天早晨六点起床,跟男生一起练功,压腿、弯腰、跑圈子、打飞脚、走旋子。因为劳累和憋气,脸上毛细血管爆裂,最初几年,她还常常因此满脸通红。

  “我(原本)进去是演花旦的,结果一天花旦都没学,因为汪世瑜老师的夫人马老师觉得我是块小生的料,一定让我跟汪老师学小生。” 懵懵懂懂的毛文霞就这样成了女小生。因为行当的缘故,生活里她也带点豪气,团里的男演员有什么心事都喜欢找她倾诉。

  “演女小生,最难受的是束胸,要包得很紧,两三个小时下来,根本透不过气来。” 毛文霞打趣说,应该为女小生设一个特殊的津贴。

  “除了束胸,勒头也是一大痛苦事,一般人都熬不过去。因为头上有很多穴位,刚开始,会恶心、呕吐。”同为80后女小生的张琳也有相同的感受。

  张琳早在2006年参加第一届“越女争锋”比赛时就已成名,可她现在每天除了练功,还是练功。“我是笨鸟先飞。为比赛,我瘦了5斤,4岁的女儿,没管过几天。还好有一个强大的后盾,老公、公公、婆婆,他们都很支持我。我嗓子不好,婆婆凌晨4点钟爬起来给我炖甲鱼汤。每次排新戏,老公会录下来给我看,让我看清楚自己的不足。这次初赛、复赛、决赛,他都会来助阵。”昨天,张琳在后台准备演出时,她老公为她忙前忙后。

  “这个行当太辛苦,我的成绩有一半是家里人的。”张琳眼神坚定,说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