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你们的婚姻 得意得不得了

返回

他说——

我对于你们的婚姻
得意得不得了

阅读数:0

  本报记者 屠晨昕

  传统家庭角色中的父亲,似乎总是要扮演威严的“黑脸”,不善于表达对子女的关爱、思念之情。

  梁启超则不然,他对子女的“爱”是形诸笔墨的,用“笔锋常带感情”的笔调,表述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殷殷见真情。

  在这般好似细水长流般的情感交流中,一些关于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在代际传递。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爱情?如何经营婚姻与家庭?

  这些,在梁启超家书中的谆谆教诲中,占据了巨大的比重,也对于今人大有裨益。记者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喜所来为读者们作了一番解读。

做人:尽力去做便是一等人物

  家书摘要——

  与思成书:“我平生最服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盼望你们都应用此精神。”

  与思顺书:“我常想,一个人要用其所长。希哲若在国内混沌社会里头混,便一点看不出本领,当领事真是模范领事了。我常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士大夫救济天下和农夫善治其十亩之田所成就一样,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希哲这样勤勤恳恳做他本分的事,便是天地间堂堂正正的一个人,我实在喜欢他。”

  与思顺书:“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实何止乱世为然)。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也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解读——

  从家书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在做人方面,梁启超对孩子们的影响可谓至深至细。李喜所认为,“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尽力做便是第一等人物”的观念,在等级制度和思想延续了数千年并根深蒂固的中国,显得尤其可贵。

  “在家信里,他告诫思顺夫妇,人生贵在吃苦;他教导思忠,不要消磨志气。”李喜所说,梁启超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感恩心、同情心及礼数。对于帮助过家庭的二叔,他叮嘱孩子们逢年节必须去信道谢、拜年;外祖父去世,不但叮嘱孩子们来信安慰妈妈,还要给舅舅们去信表达抚慰之意。

  梁启超一生屡遭挫折、他曾经自嘲“屡败屡战”,但一颗爱国之心始终未变。在艰难困苦中,他竭力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日本时,他每晚让孩子们围坐在小桌旁,一边怡然自得地喝着酒,一边绘声绘色地讲中外历史上爱国英雄的故事。孩子们长大进学校后,梁启超从不放松对他们的教育。对留学国外的孩子学成回国做什么,都有细致的考虑。”李喜所讲述道。

  在父亲的教诲下,子女们与祖国共患难,抗战期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梁思成因早年车祸伤及脊椎,得了脊椎软骨硬化症,林徽因也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当时美国的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想聘他们夫妇去工作,这对他们夫妇治病也大有好处,但他们回答说:“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之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哪怕仅仅是暂时的。”

  梁家子女们满门俊秀,都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反观今天的年轻一代,虽然从小就面临着竞争压力,却在家教中十分缺失自立自强的教育,往往会导致他们走上社会后迷失自我。”李喜所认为,今天的中国人在为人父母之初,真该好好读读梁启超的家书。

婚姻:推荐在我,决定在你

  家书摘要——

  与孩子们书:“王姑娘(王桂荃)近来体气大坏,因为你那两个殇弟产后缺保养。我很担心,她也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她很能伺候我,分你们许多责任,你不妨常常写信给她,令她欢喜。”

  与思顺书:“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不得了。

  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好孩子,你想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吧?徽因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我希望往后你们弟弟妹妹们个个都如此,这是父母对于儿女最后的职责。”

  解读——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重心,而处理夫妻关系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多少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夫妇之间却弄得一塌糊涂。而梁启超对两位夫人的尊敬和爱戴确保了梁家的安宁、祥和。”

  李喜所说,对于正妻李蕙仙,梁启超信任、体贴、关怀。他在给李蕙仙的信中曾得意地说:他们的结合是“美满姻缘,百年恩爱”。

  而侧室王桂荃原本是李蕙仙的随身丫鬟,别看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聪明过人,在日本时她日语学得最快,一度成了全家人的翻译。她也极善于处理和梁启超、李蕙仙、孩子们和仆人之间的关系,在家中威信颇高。

  “有王桂荃这样通人情、晓事理,又勤劳干练的可以担当家庭主妇式的好媳妇,又有李蕙仙那样有地位、有文化、懂社交的贵族小姐撑门面,使梁启超如鱼得水,进退自如。”

  李喜所认为,梁启超在处理婚姻关系方面,有着很高的“情商”。“因为照顾到李蕙仙的情绪,梁启超在文字记述中很少提到王桂荃,然而,他在家书中对孩子们说她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提醒子女给她写信,让她开心。”而孩子们对她感情很深,即使虽非王桂荃亲生的梁思成,也总是亲切地称其“娘”。

  “他并不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独断专行。”李喜所说,他会凭着自己作为过来人的看人眼光,向儿女推荐理想的对象,却把决定权交给孩子,显示了他作为家长的智慧与开明。这个“极好的方法”,当下的家长不妨借鉴。

家庭:平和处事,童心不泯

  家书摘要——

  与孩子们书:“思顺这次来信,苦口相劝,说每次写信就流泪。你们个个都把爹爹当宝贝,我是知道的。”

  与思顺书:“我们一个个都晒黑了,庄庄尤其厉害,像比忠忠还黑,但她的凫水成绩很好,思永也许她小学毕业了。我也天天入海,却只学得30岁的孔夫子,可笑之至。一群孩子都要求明年再游,他们私自商量,说若是爹妈打不起兴致,把姐姐请来,领头运动一定成功。”

  与孩子们书:“昨日偶约数人为戏(麻将),至夜时分,为警察所讹诈,将具取去,令诸人皆勿得他适,于是清谭彻夜,幸月至佳,亦殊有趣也。今晨科罚金人十元,此亦吾好游戏之一小惩也。大约彼辈来时,给以小费便行,吾侪不屑,故听其所为,今晨遣人持名片往领署徼彼此数。”

  解读——

  “梁启超重视子女教育,但绝非封建老爷那样板着面孔说教。相反,在孩子们面前,他是一个亲切有味的父亲,一个童心未泯的老顽童。”李喜所说。

  “梁任公是性情中人,具备事业型和生活型的双重特征。他既不因事业而忽略家庭,也不因家庭而贻误事业;而是以事业培植家庭,以家庭促事业发展。他不以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自居,对妻子儿女平等相待,能够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尤为可贵的是,他在家中脾气平和,用爱心主导情感,所以日常生活就和谐而充满了欢乐。”在李喜所看来,如今戾气十足的社会氛围侵袭到家庭的情况下,时时冷静下来,学学梁任公的平等、平和,很有价值。

  翻看梁启超去世前两年的家书,从患绝症直至去世,他坚持不写一个痛字。在人生真正的苦难面前,他表现出了惊人的平静。相反,他不断开导孩子们:“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快乐的,何况家庭环境,件件都令我十二分愉快”。

  不仅言传,更是身教。9个子女人人学有所长,在家在国,是好丈夫,好妻子,好公民。梁志超的育子之道,对于今天倡导素质教育的我们,仍不失为一笔可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