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从此成为一笔世界级的财富 淡妆浓抹,她踏上世界舞台

返回

西湖,从此成为一笔世界级的财富
淡妆浓抹,她踏上世界舞台

阅读数:0

西湖,从此成为一笔世界级的财富

淡妆浓抹,她踏上世界舞台

  西湖申遗成功。“遗产”意味着财富,而这是一笔世界级的财富。

  当早已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西湖景区又笼罩上了世界遗产的光环后,传承、保护与开发也将面临更大挑战。新西湖,走近新时代,浓妆淡抹登上国际舞台。

别因外表,忽略了西湖的心灵

  西湖是杭州的“镇家之宝”,也是杭州人的精神家园。

  西湖申遗成功,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西湖”的角色该如何定位?

  “无论是从‘西湖时代’还是‘钱塘江时代’,西湖从未离开我们的视线,从未遭遇‘冷落’。”在王旭烽看来,西湖是永恒的,在杭州人心中的地位从未改变。”

  你念,或者不念,西湖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要重新定位的,不是西湖本身,而是我们。

  对于西湖,王旭烽有绝对的发言权,自小“家在西子湖上”,随着岁月的增长,她眼中的西湖,始终风雅依旧。西湖申遗成功,在她看来,西湖的文化象征性更强了。

  王旭烽说,西湖之美,不仅是湖光山色之美,更有文化底蕴之美。

  “西湖太美了,所以可能让人 迷恋于她的外表,而忽略了探寻她的心灵,疏于深入地挖掘她的文化内涵。许多在西湖边长大的人,未必了解西湖文化的底蕴——知道苏小小、武松这样的美人、英雄,可能还不了解史量才;坐在‘醉白楼’,却不知白居易在此醉酒;走在杨公堤,却不知修堤者杨孟瑛是何许人……”

  “西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王旭烽说,所谓“新西湖时代”,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该如何重新去挖掘它的人文内涵,如何将西湖文化作用心灵,如何将人与自然更完美地对接、沟通。

为西湖经济贴上个性标签

  吴晓波打了一个比方,你买第一块手表,可能只是为了看时间。等到买第二块、第三块……手表的价值就更多的是为了体现个性和品味。

  申遗成功后的西湖与此相仿,西湖从初级阶段的实用价值上升到了高级阶段的审美价值,美誉度大大提高,在国际上更能被接受。

  吴晓波继续用手表打比方,为什么大家买手表都认准“瑞士”,因为它的制造工艺和品质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个性鲜明的“可识别系统”。

  对西湖而言,“世界文化遗产”就是它的“可识别系统”,是受认可的标志。“申遗成功后的西湖,势必将带动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和制造产业的发展。”吴晓波分析道:这样一来,对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更高要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湖边,竟然卖冒牌茶叶,你说,心里的感受会如何?”

  同时,吴晓波也担心一点,今后的西湖,是否会越来越商业化,每一个游客都不希望被繁杂的商业所干扰,所以就得在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吴晓波还建议,在西湖景区能够建立更多的游客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

西湖,就是可以“倚老卖老”

  作为古都,“倚老卖老”是西湖最大的资本,如果粉墙黛瓦被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取代,杭州旅游也就失去了江南水乡古城的内涵。

  西湖申遗成功,在周永广看来,杭州旅游必定再上一个新台阶。游客增多成为必然,生态坏境也将受到影响。这无疑会降低景点品质和游客的满意度。环境保护可以靠工程手段去做,但是,生态保护得靠人流控制。

  只不过,西湖和其他景点不同,它与杭州这座现代化城市融为一体,控制游客数量并非易事。周永广建议,更为合理的方式,是将西湖游客分流出去:“分流,首先就是要让大家全面认识杭州,杭州除了有西湖,还有西溪湿地、京杭大运河,游客第一次来西湖,第二次不妨去西溪湿地、京杭大运河走走。”

  “其次,杭州一直在讲‘还湖于民’,也一直号召市民‘让湖于游客’。那么,能不能更进一步,让湖滨给游客呢?这些年,杭州一直在扩大西湖周边的步行街,将西湖、吴山广场、河坊街连接起来,西湖申遗成功,更多游客来了,从北山路,到南山路能不能都变成步行街?”

让世界读懂西湖

  “西湖是杭州城市的金名片,是杭州老百姓的心灵属地,是杭州最宝贵的旅游财富。”李虹认为,西湖申遗成功的影响,除了加大了全世界对西湖历史文化、山水价值的再确认,公众对西湖的保护意识也将进一步强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苏东坡、白居易等诗人笔下的诗词,已经对西湖之美做了最好的阐释。

  “西湖的最大魅力,在于西湖文化历史的积淀与和谐自然景观的融合,是文化价值与东方审美价值的融合。”李虹说,“现在西湖申遗成功,能使国际专家们读懂西湖,通过符合世界遗产价值的标准向全世界阐释西湖的魅力,逾越文化、语言、审美倾向的障碍,更有效地向世界推荐西湖。”

  申遗成功仅仅只是开始,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西湖是一门长期课程。“西湖是个生命体,与人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李虹说,杭州人在保护西湖方面,一直在努力,实施综保工程、还湖于民、单双号通行、单循环等等,都是希望能更好地保护西湖。而现在,西湖申遗成功,保护西湖,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而这个点得尊重大多数人的意愿,既能有效保护西湖,同时又积极利用、共享西湖这方“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