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平调耍牙
看80后女子的“狞厉”之美
周刊记者 黄蕾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表演以耍牙绝活最精彩,口含四颗、八颗甚至十颗野猪獠牙,在口内,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或有两颗刺出鼻孔,尤其是有两颗牙始终藏于口内,仍要唱、做、念、打。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吧?因此称之为“绝活”,可与四川变脸媲美。
宁海平调耍牙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宁海县所特有的独一无二的小剧种。可是堪称中华一绝的技艺如今却后继乏人,濒临消亡。记者近日来到宁海平调越剧团,想要一访这濒临消失的文化。
关于耍牙,我来晚了
到的时候正好是休息时间,剧团的薛团长喊出了一位很年轻的女孩子,剪着齐刘海,带着眼镜,背着一个大包,很是斯文,笑起来的时候有点像刘若英。他介绍说:“这位就是表演耍牙的女孩子——薛巧萍。”
我拉着薛巧萍坐下,想听听她说耍牙的故事。办公室里一位坐着没有说话的陈老师忽然冒出了一句:“你来晚了,应该早些年来。”的确,我来得有些晚了。
听陈老师介绍:耍牙是宁海平调的一种绝技,从前辈艺人开创耍牙技艺至今大约100年,而宁海平调的历史则要长远得多。耍牙本是一项独立的技艺,自从被宁海地方剧种平调吸收后,就与其形成了难以割舍的共生关系。
这门绝活充分反映在宁海平调“后十八本”之一的传统节目《小金钱》中,耍牙材料取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长约二寸。演员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进行表演。直至目前,在全国乃至世界,所有剧种都未见有类似耍牙技巧。耍牙绝活是宁海这片土地上滋养起来的,所以平调耍牙历来有“全国一朵花,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
从咬牙到耍牙,花了十年功
看到薛巧萍的时候,我和很多人一样好奇。80后的小姑娘,怎么会是耍牙的继承人?长得这么漂亮,为什么会去选择扮演这个面目可憎的钟馗,而不选择漂亮的小生、花旦?
聊天的过程中,薛巧萍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很喜欢耍牙,我觉得能把这些牙放在嘴里自如地控制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所以我就拜了叶全民老师,做他的徒弟。”薛巧萍1997年就进团了,“一开始有8个人一起学,因为太辛苦,一个月内,其余7个人陆陆续续地走了,只剩我一个人。”
学耍牙是一件很辛苦、很枯燥的事。就是一面镜子,一条凳子,一副牙齿,然后整天对着镜子不停地练习吐牙,转牙……“你不知道,我在练习的时候,多想那些师兄妹们过来和我说说话。”薛姑娘笑着说。但是,如此枯燥的练习,她一练就是十年。
“练了整整十年之后,现在才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耍牙,以前只能说是简单的咬牙。”在薛巧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有些震撼了。正如那句话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耍牙辛不辛苦?很苦,初学者一般都会流血生溃疡,痛得不能吃饭不能说话,这也是为什么年轻人纷纷打退堂鼓的原因。薛巧萍就曾经因为练习时间过长,嘴里磨出了很多血泡,而连续一个星期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只能靠打点滴来维持体力。
纵然这样,每天还是要继续坚持练。薛巧萍说:“我的老师现在身体很好,因为实在热爱耍牙艺术,现在还每天都很拼命练功带学生,我这个徒弟看着很心疼。”
适合不适合,看自己的努力
耍牙,和其他艺术不一样,其他东西师傅可以手把手教,但是耍牙不同。因为是在自己的嘴内,师傅也只能把他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告诉你们,然后自己去领悟。这样的话,又让我心里打起了一面鼓:所以说,耍牙也是要看天分的?
薛巧萍笑着摇摇头:“耍牙,靠的是自己。无非就是你领悟得快,学得快,你领悟得慢,就要比别人花上更多的时间罢了。其实我的牙床也并不是适合练耍牙的人。”
看着我一脸困惑,她用手打起了比喻:“耍牙者自身的牙齿要很整齐,适合练耍牙的人,牙床应该是半圆行的,我的牙床很整齐,但是有点椭圆形,有点小小的。”
牙床不适合练耍牙的人,却成为了耍牙的继承人,这需要花上多大的努力?从刚开始学习时的每天七八个小时,到现在每天固定练三四个小时;从小小的嘴巴里,因为塞进6颗牙齿而导致下巴脱臼到现在能轻松自如地吞吐10颗獠牙;一次次练习,撕开了嘴角……因为付出了这样的努力,才会获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含着獠牙唱念做打
对于一个演奏家来说,双手是他的生命;对于画家来说,他离不开那双寻美的眼睛;而对于薛巧萍来说,牙齿是她生命中离不开的朋友。
因为没有见过耍牙,薛巧萍现场给我表演了一下。从随身带着的大包里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面装着数十颗牙齿。这些都是猪的獠牙,长在猪嘴巴的最里面,平均每颗长5厘米左右。
“耍牙”所用之牙是取自200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更加困难的是,一头猪只有两颗这样的獠牙,一方面不但要求每对獠牙的尺寸要完全相同,另一方面还要保证这些獠牙跟表演者的牙齿齿型相匹配。因此有时,找几十头猪,都未必能凑出一对。
“这些牙齿现在相当宝贝,很难找的。所以不管去哪里,我都会随身携带,不敢放在行李箱里,怕被压坏。以前用酒精盛放,又怕被腐蚀,现在用好了就擦干,一个个收好。”看着这些宝贝牙齿,薛巧萍的眼神有些惆怅,“这副牙齿已经是我的第二副牙齿了,从2005年用到现在已经6年,很多地方都有些磨损了。”
将浸泡在盒子里的大獠牙一一含在口中,先是两颗,四颗,后来六颗,八颗,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期间还可以和你正常的对话。“耍牙”的程序分为一咬、二舔、三吞、四吐。表演时,演员要将獠牙含在嘴里,然后以舌为主要动力,并在齿、唇、气的辅助下,使獠牙在口中上下翻飞,吞吐自如。
如果画上妆,再配合唱念做打,以狂放的身段亮相,便完美地塑造了独角龙不可一世的骄横之态。薛巧萍解释,用两颗牙轻叩时,表示当时独角龙的心情是平和的;上下翻动时,表示惊喜或微怒;四颗牙上下翻动时,开始发火:用六颗牙是大怒;用八颗、十颗牙时,是怒不可遏了。
薛巧萍告诉我,自己在《金莲斩蛟》中的“独角龙耍牙”是最著名的保留剧目。在表演时,要将四颗、八颗甚至十颗獠牙全部含在口内,然后根据剧情需要,时而快速弹吐,时而刺进鼻孔,时而上下左右歙动,特别是有两颗獠牙要始终藏在口中,同时还要进行唱、做、念、打的传统戏曲形式表演,难度之高一般人很难想象。因此每每表演到此处,观众的掌声都经久不息。
记者手记
薛巧萍说,宁海“耍牙”足以媲美四川“变脸”。“我和师傅有一样的心愿,就是想通过耍牙,让大家知道宁海平调。就像川剧通过变脸,让大家知道川剧一样。”
采访中,陈老师也时不时地插进来给我解说一些小知识。他说,要写这篇稿子,在开头就要放进对宁海平调的解释,否则很多人会看不明白。我放进了,也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很佩服薛巧萍,也很佩服这些为宁海平调一直默默付出的老艺人们。我想,永葆青春的剧种,都有各自拿手的绝活;因着这些热爱耍牙的老幼艺人们,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耍牙。
黄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