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后裔今安在

返回

越国后裔今安在

作者:颜越虎 阅读数:0

  以今天的绍兴为中心区域而建立的越国,是浙江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诸侯国。2000多年过去了,越国的后裔今何在?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随后称霸中原诸侯,进鼎盛时期。公元前465年,越王勾践去世,他的子孙继续居于霸主地位。公元前333年,越王无强攻楚失败被杀之后,越国走向衰落,而这正是越国人的第一次流散。史书记载,“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浜于江南海上”,说的是越国人流散到了今浙江南部、福建、广东以及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区。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这表明位于现在福建一带的闽越和位于今天浙江温州一带的瓯越,都有越国后裔的存在。

  越国后裔的一次更大规模的迁移是在越国灭亡之时。公元前222年,秦灭越国,越国版图被纳入秦三十六郡之一的会稽郡之中。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公元前210年,他亲自来到越国故地,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并立石碑,这就是著名的《会稽刻石》。表面上看,秦始皇此行是为祭大禹而来,其实,他东巡真正目的是为了解除内心的一个巨大隐忧——消除越国的残余势力与影响。秦始皇首先是把大越改名为山阴,因为大越是越国都城之所在,既是越国后裔的聚居之地,也是他们精神上的寄托之所。秦始皇改大越之名,就是为了清除越国的政治影响。第二是严禁越人的习俗民风,以清除越国的文化影响。第三是强迫越国后裔迁移别处,把他们赶到远离原先聚居中心的今浙江西部和安徽南部地区。同时,把中原地区的一些有罪之人迁徙到越国故地,从而进一步削弱越人的势力。

  越国后裔的第三次流散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出兵灭除闽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平定越人吕嘉的叛乱,灭除了位于现在岭南地区的南越国。闽越王本是越王勾践之后,而南越国也有在楚国击败越国后向岭南地区流散的越国后裔。面对这些越国后裔,汉武帝也效仿秦始皇的做法把闽越之地居民迁徙到江淮地区。当然也有的越国后裔不愿迁移到江淮地区,而通过海上线路外逃,还有的还逃到了今广西南部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