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神马的 对她来说都是浮云

返回

沉寂两年之后,七堇年归来

物质神马的 对她来说都是浮云

作者:本报记者 王湛 实习生 虞珊珊 阅读数:0

  沉寂两年的七堇年回来了。“磨铁”老总沈浩波用7条微博“情书”加上200万元的版税,打动了七堇年。

  她的新作叫《尘曲》,分为游记、散文、小说三个部分。同题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家庭在一天之间,由机缘巧合导致的激烈矛盾的爆发。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父亲、女儿、儿子却各怀心事,那些悲怆旧事宁肯与几近陌生的人分享却不肯与至亲之人坦白相对,全因中国式的亲情带着巨大疏离感和拒绝沟通的枷锁。”七堇年说自己对于小说描写的“中国式亲情”很熟悉,因为自己打小也是这么过来的。她至今对七八岁时被母亲暴打的经历耿耿于怀。

  在杭州市中心的咖啡厅一角,见到这位号称是“80后畅销女皇”的七堇年,不免有些惊奇和困惑:这张清汤挂面的24岁的脸是如何将那些父母离异、母亲严苛等痛苦统统收拢的?那一天,七堇年穿着常见的白色风衣和黑色长裤,瘦瘦高高的单薄更突显了这份寡淡。

  24岁的她自曝心理年龄48岁

  和同龄人相比,1986年出生的七堇年谈吐十分成熟,“我来自单亲家庭,妈妈又是高龄产我,我的青春期赶上妈妈的更年期。我做过很多心理年龄测试,不同版本的,测试结果显示,最低38岁,最老48岁。”

  “这个小说讲的是关于亲情和表达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刚走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展开视角是困难的,只能以自己的视角来看。”七堇年说,小说的人物来自于她身边的真人,“我觉得这本书的分量多过之前的几本书。”

  七堇年至今记得七八岁时被母亲教训的经历。当时想做点好事,帮妈妈把晾在窗外的衣服架子收进来,可力气太小,没绷住劲,架子从4楼上摔到地上,衣服四散,回来遭到母亲暴打。

  “打的时候,其实我都不恨她,母亲一个人支撑一个家,外面的工作又不顺利,只当拿我出气了。十多年以后再想起来,这件事更算不上什么,但就是忘不了,因为它是我经历的一部分。”在七堇年看来,与母亲间的这种隔阂越来越深是因为彼此从不曾打开心扉。一个单身女人一手挑起的家庭重担也强硬地逼迫着她的孩子和她一起坚强,这是一种不自主的苛求。

  “所以,我早早领会了孤独,而在这个不断满足母亲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上的疲乏都不得不让我将这一切归于感情的无力。”这种家庭关系决定了七堇年至今的基调都是悲观的,而在写作上,“家庭”也成了她的叙事主题。

  新书版税200万 却从不买奢侈品

  你很难想象,这个刚刚被“磨铁”以200万版税签下的七堇年,却经常穿着几件同样的衣服,而且,连一件奢侈品都没买过。

  她会将钱用于旅行,补贴家用,对于奢侈品,她说自己实在没兴趣。

  “我想要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包括物质上的或者过于娱乐化地打造作者的模式,对我来说有点无奈。”

  这几年,七堇年的脚步流连于布拉格、维也纳,也去了巴黎。在土耳其,她一个人,从南到北,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竟没有走失。“我不喜欢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充满了欲望和糜烂。”

  七堇年说,她很怕因为写作而成为一个只会叫外卖的宅女。“旅行对于写作者来说特别重要,我需要独立性,需要拓宽视野、增进灵感。当然说找灵感是比较装啦,灵感只能撞。”《尘曲》在四川大学举行首发式时,作家阿来给七堇年捧场,“他就说物质神马的真的都是浮云!我深以为然。”

  常被朋友戏称为“老年人”的七堇年很少看电视,对于网络、微博也比较节制,但却排斥“宅”的生活方式。“我喜欢有机会就出去旅行,这对于身心和写作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