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友夜拍发现一怪事
温州江心屿西塔有点歪
专家称:这座“世界古航标”确实东南向倾斜7°,但还是安全的
本报通讯员 项琦宜 本报驻温州记者 苗丽娜
“江心屿的西塔是不是长歪了?”温州摄友潘先生日前拍了一组江心夜景,却无意中发现西塔轻微倾斜。
温州江心屿是温州的标志,同时也是国家4A级风景区,这座有“世界古航标”美誉的西塔会不会倒塌呢?
昨天,记者从温州市文保所专家处了解到,经检测证实,西塔的倾斜度约为东南向倾斜7°,但非塔基问题所致,暂不存有安全隐患。
西塔成了“比萨斜塔”
前两天,爱好摄影的潘先生在温州江滨西路拍摄对岸的江心屿夜景,美轮美奂的灯光衬托得江心双塔更加光彩夺目。细心的他却发现,与周边建筑物对比,西塔有着明显的倾斜角度,难道西塔真的成为“比萨斜塔”了吗?
昨天,潘先生特别将照片发给有关专家,希望专家能为此进行鉴定。
记者看到潘先生拍的西塔与倒映在水中的影子确实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肉眼就能辨别塔体上部明显轻微倾斜。
西塔倾斜并非地基沉陷而导致
记者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蔡钢铁取得联系。蔡所长说,2005年温州市文保单位曾对江心西塔进行定期观测,并证实西塔的倾斜度约为东南向倾斜7°。经过为期一年半的检测发现,塔体倾斜度较为稳定,并未发生变化,另因塔基部位为坚硬的岩石,不易产生变形,江心西塔暂不存有安全隐患。
对于西塔倾斜的原因,蔡所长透露: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市曾对西塔上半部分进行修葺,由于技术问题导致塔顶三层轻微倾斜,但下半部分的塔身经监测目前较为平直,因此西塔倾斜并非地基沉陷而导致,市民不需要担心。
多年前,东塔曾被榕树“围剿”
西塔东面500米就是江心东塔,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十年。据江心屿一工作人员介绍,解放后,东塔塔刹部分长出了几株榕树,当时榕树变得枝繁叶茂,成了东塔“生存”最大的威胁。
“树茂则塔倒。”蔡钢铁说,当时榕树根系已深入顶层墙体,造成东塔上层墙体的多道垂直裂痕。“裂缝最宽的达到了五六厘米。”文保工作者曾通过脚手架攀登至东塔顶部,发现塔顶有多条可伸拳头的裂缝。
因考虑到市民的感情和保护文物需要,文物局经过与有关专家多次考察论证,决定在保证塔体安全的前提下,保留“塔树共生”这一奇观。随后制定的方案以加固塔体安全为主,修复塔体。
2006年12月底,经过60多天的现场修缮施工,温州市江心屿千年东塔正式结束建国后的首次大规模修缮活动,并通过温州市文保部门的竣工验收。
据了解,温州市文保单位除每月安排专业人员对东西双塔进行定期观测、巡视外,同时还聘请了业余文保员,每天对双塔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监督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