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濠生: 入籍中国 土生葡人第一人

返回

江濠生: 入籍中国 土生葡人第一人

阅读数:0

  如果你走在街头,见到一座色彩瑰丽的天主教堂,教堂里举行着正宗的葡语弥撒,弥撒结束后,几位西方样貌的人相互用葡语道别。你或许会认为,自己身处异国。可是,他们用广东口音的普通话清楚地对你说“你好”,时空好似霎时跳转,你才意识到,自己是站在中国的土地上,身处澳门街巷,他们就是澳门的土生葡人。

  澳门就是我“老家”

  江濠生是澳门土生葡人中的一员。土生葡人是澳门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包括居住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的后裔以及葡萄牙人与其他种族通婚而在澳门繁衍的混血后代。澳门现在有一万多名土生葡人,他们往往会说葡语、粤语,甚至英语、普通话。 

  在西方外貌下,江濠生有一颗温暖的中国心。“澳门是我的老家!”他说,“很多澳门人会告诉你‘我的老家在广东’,‘我的老家在福建’,可是对于土生葡人,澳门就是我们的老家,澳门是中国的领土,所以我们认为自己就是中国人。”

  江濠生回忆,中国法律不允许双重国籍,因而澳门回归前,不少土生葡人对于回归后丧失葡萄牙国籍可能产生对旅行、就学的影响有所担心,对于加入中国国籍有些抵触。这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心态。 

  1998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土生葡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保留葡萄牙国籍或加入中国国籍,即使加入中国国籍,也仍可继续使用葡萄牙护照去其他国家或地区旅行。 

  上述解释的出台,令江濠生非常高兴。他说,这充分表现出中央政府对土生葡人意愿的尊重,是非常灵活而有创意的政策,消除了我的担心,加入中国国籍对我来说不会有任何损失,我真的很满意。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愉快地度过了回归日、回归翌日、冬至、圣诞节前日和圣诞节这几个公众假日之后,28日,江濠生就走进澳门的身份证明局填写了一份简单的表格,十分钟后,他正式拥有了中国国籍,成为澳门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土生葡人。 

  在许多人仍保持观望的当时,江濠生的做法不亚于“第一个吃螃蟹”,自然也引来了一些质疑甚至指责。对于这些,江濠生都不以为意,他说,这是我个人的选择,与旁人无关。作为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的江濠生常常与内地电视台合作,澳门回归之后,这种交流更加频繁。入籍之后的他从往来内地中体验到了更多的便利。 

  未来,也在澳门

  除了工作,喜爱开车的江濠生常常开着他挂粤澳两地牌照的车到内地自驾游,最远开到过广西梧州。“我年轻时曾驾车游遍欧洲,等我退休了,可以考虑开车去北京旅游”,他笑着说。 

  虽然带着广东口音,但江濠生的普通话很流畅。这是他自1998年至2001年每年赴北京语言学院学习四周普通话的成果,他还很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的拼音学得非常好,用手机发中文短信很熟练。 

  十年来,随着澳门特区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土生葡人加入了中国籍。一天,一位曾经批评江濠生加入中国籍的土生葡人跑来告诉江濠生:“我也加入中国籍了,挺好的。”实际上,回归前选择离开澳门的土生葡人也只是极少数,一些离开的人舍不下对澳门的眷恋,最终又回到了澳门。

  “回归后的澳门发展越来越快,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大学已有十所,文化生活也非常丰富。只有好好地发展澳门,我们对下一代才有交待。”江濠生表示,对于大多数土生葡人来说,根在澳门,未来也在澳门。

  链接

  特殊历史环境造就的特殊族群

  目前,澳门的土生葡人估计有一万多人。这些人主要是指在澳门出生、具有葡萄牙血统的澳门葡籍居民,包括葡萄牙人与中国人或者其他种族人士结合所生的混血儿,以及长期或几代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及其后代。 

  他们长期接受葡萄牙教育与文化,信奉天主教,保留许多欧洲的生活方式;同时又世代居澳,视澳门为故乡,受华人社会风俗习惯深刻影响。

  在土生葡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含有不同比例的华人血统,有的更是含华人血统已有四五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从着华人的习俗,比如说吃饭用筷子,娱乐打麻将,连起名都用中国人的姓和名。

  大多数土生葡人,特别是文化、专业程度较高的中青年一代,希望在澳门生存下来,将根扎在澳门。他们也成立了一些社团,如“根在澳门”,土生协会,相信土生葡人将和所有的澳门人一起,为澳门的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