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SIM卡能凭空克隆吗

返回

手机SIM卡能凭空克隆吗

专家指出:无母卡复制SIM卡技术上根本行不通,捣鬼的是改号软件

阅读数:0

  “专业克隆各种手机卡,不需母卡,可窃听双方通话,接收对方短信……”前不久,市民周女士收到了这样一条垃圾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周女士不想窃听谁的电话,却觉得有些担忧:这样一来,想克隆谁的号码就克隆谁的号码,大家不是没有隐私可言了吗?

  而有关通信专家对此的回答很明确:没有母卡,凭空复制SIM卡,从技术上来说是根本行不通的。手机卡一旦被复制,那原卡就会作废,不会存在一个号码两张卡的情况。

  那么,骗子到底采取了什么伎俩?手机卡到底能不能凭空复制?

  “手机卡复制”

  网上很红火

  类似周女士收到的短信,还有不少市民收到,内容大同小异,均宣称只要提供一个想监听的手机号码,他们就可以克隆该SIM卡。比如另一名市民王小姐手机里就收到这样一条:“你想窃听别人的隐私吗,你想获取商业机密吗?你想拥有一张别人的手机卡吗?无需号码也可以复制。”

  不查不知道,“手机卡复制”还是个“大产业”。昨天,笔者使用Google进行网页搜索,“手机卡复制”的搜索结果有445000条。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煽情的口气写着:“可以让你透彻了解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可以让你进一步了解公司员工和业务员的动态,可以让你进一步了解知心爱人、情人的一切行踪……”该公司还将产品分为580元、880元和1380元三档。而在一家管理甚为严格的购物网站上,输入“手机卡复制”的关键词,也出来了7条结果。

  业内人士介绍,以前手机卡复制均是指在有SIM卡母卡的情况下进行复制,而如今的“无需母卡克隆手机卡”来窃听对方机密,则是骗子的新花招。

  克隆卡号?

  骗子虚晃一枪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有媒体记者与短信中的“李经理”取得了联系,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手戏。事实证明:“没有母卡复制SIM卡”是精心包装的新骗局。

  电话中,李经理称,他们能不需用户的原卡就可以复制任意手机卡,复制卡插入手机后就能随意窃听被复制卡的通话信息并接收短信。“我们的技术绝对没问题。你给我一个手机号,半天时间就可以复制好。”

  当然,要想“办好”,自然要花钱。李经理表示复制一张卡需要3600元,但他随后主动“降价”,“最便宜2600元。”

  为了打消“买主”的疑虑,李经理称,复制卡完成后,会让买主“验货”——听通话音质,但在交货之前,必须把3000元钱汇到他指定的银行账户,“在没收到钱之前,不送货,监听功能也会被屏蔽掉,以保护别人的隐私。”看来这位李经理还蛮有“素质”,虽然以窃听别人的隐私为卖点,竟也懂“保护隐私”的重要性。

  当“卧底”的记者表示需要克隆一个手机号来监听,但要求当天完成时,李经理很热情地接下了这单生意,称手机卡复制好后,技术人员会以复制的号码给记者打电话。记者告诉李经理一个需要克隆的手机号,并留下联系电话。当天傍晚时分,记者的手机响起,一看,果然是被克隆的手机号码。接听,电话中一名女子首先问记者是否要复制的就是这个号码,随即表示她就是“技术科的”,并要求记者回答音质是否满意。而对于其他问题,一概拒绝回答,并称销售人员会再来联系,挂断电话。

  随后,李经理来电。他表示,如果音质没问题,说明SIM卡已经复制好了,买主就应该马上汇款,方便他安排发货。但是,当记者要求李经理利用该复制卡演示一下“监听”的真实情形时,李经理要么以“公司有规定”、“请示领导不同意”,要么以“保护别人的隐私”为由,彻底拒绝所有要求,并一再表示刚才通话就表示复制卡已经完成。

  随后,这位记者立刻回拨该复制手机号,接通发现根本就不是李经理,而是原手机主人!

  原来是改号软件

  重出江湖

  “这其实是利用手机改号软件蒙人。”有关通信专家一眼识破其中伎俩。

  大家还记得前不久盛行的骗术:骗子利用改号软件,以工商、银行、电信以及政府部门“上级主管单位”的办公电话来行骗,唬得不少受害者一愣一愣的。而在这起“凭空克隆手机号码”的骗局中,骗子也是用改号软件显示“买主”指定克隆的号码,给对方造成已经克隆成功的错觉。

  警方提供的信息称,这种诈骗手段一般都是异地行骗,电话联系,隐蔽性较强,一旦被骗,很难追回损失。破解此骗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被复制的号码打个电话或者发条短信,骗子并不能接收到。

  移动专家表示,没有原卡复制手机卡一事,在技术上不可能成立。手机卡芯片都是高度加密的,并有多重保护程序,每张卡都对应一个相应的号码,也有加密保护程序。破解起来绝非易事。我国使用的手机卡目前采取的是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通用标准的SIM卡加密技术。每张SIM卡包含两个关键的固化数据,即IMSI和KI。复制卡要扫描的主要就是SIM卡的IMSI和KI。如果没有原卡,是绝没有可能复制成功的。

  另外,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用户也需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SIM卡以及密码,一旦丢失SIM卡,应即刻挂失。补办同一号码的SIM卡,需身份证、原卡密码以及最近一段时间通话情况等极为个性化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骗子是难以钻空子的。

  有律师认为,像这样的情况,不管复制的行为是否能够完成,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复制不能完成,那么卖家就涉嫌诈骗,利用骗局来获取利益。如果一旦复制成功,可以窃听到用户的隐私,那么卖家就侵犯了用户的通信自由,也使运营商的权利受到侵害,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只有取得移动通信经营许可的电信企业,才能制作并销售SIM卡,任何未取得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擅自制作、销售手机SIM卡都属于违法。任何人不得复制他人电信码号。  王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