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产了一头“本河马”

返回

浙江出产了一头“本河马”

是省内首只,昨天走出产房 它每天要扎100个猛子,才能填饱肚皮

阅读数:0

  本报记者 杨晓政 本报通讯员 周阳 鞠立嘉

  

  小河马出生第一天,染红一池水;小河马出生第二天,懂了一个道理——扎1个猛子才能喝到1口母乳;小河马出生第14天,它已经足足增重15公斤……昨天,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母河马晶晶带着它刚刚出生才14天的小宝宝,首次走出产房,来到户外水池中泡澡,给不期而至的游客一个大惊喜——这可是浙江省内首只“土生土长”的河马。

  每天扎100个猛子,才能填饱肚皮

  母河马晶晶十分疼爱宝宝,喂奶的时候,把身子稍稍斜着,安静地躺在水里,只露出它的一小片脊背。河马宝宝先把头搁在妈妈背上,深吸一口气,然后一头钻进水中,“咕嘟咕嘟——”美美地开始喝奶,水流一浪一浪轻轻地把它往外推,它为了贴紧妈妈,4条小短腿必须不停地踩水。

  “它能憋多久?”“每次40秒到1分钟。”话音刚落,小河马所在的水面上冒出来一串气泡,“它憋不住了,立刻就会上来换气。”

  果然河马宝宝开始蹬着腿浮上水面,不过它换气比人类方便多了。因为鼻子朝天长,它换气的时候,只需要把一双大大的鼻孔露出水面就行了。

  吃一次奶,要扎10多个猛子,每天要吃10多次奶。辛苦的小河马,为了填饱肚皮,每天得扎上100多个猛子,多不容易。

  “换亲”宝宝,又机灵又有人缘

  河马妈妈晶晶芳龄六岁半,体重3.5吨,是几年前从上海野生动物园“换亲”换来的。晶晶的丈夫名叫河大,今年10岁,就住在晶晶隔壁房间。“那时上海野生动物园有河马两姐妹,我们这里是河马两兄弟,于是商量好了换亲。”

  饲养员师建勇愉快地发现:“换亲的结果,父母血缘远了,小河马十分聪明,一出生就会嬉水吃奶,平时十分机灵好客,游客来了它会接近落地玻璃,好奇地观察他们。”

  晶晶十分护犊,河马宝宝只要离开它1米远,它就会发出“哄——”的声音,表示生气了。宝宝听到后,立刻返身投入妈妈怀抱。

  水中分娩,小河马14天长了15公斤

  这是晶晶头一个宝宝,她八月怀胎一朝分娩,当妈妈可不容易。

  今年年初,饲养员发现晶晶有怀孕症状后,就将其独立圈养。在每天100公斤新鲜青草的基础上,开始给它进补——每餐有胡萝卜,另加6颗维生素。

  8月20日凌晨1点多,晶晶开始烦躁,在水里翻腾,并且拒绝任何人接近,不过它并不知道“产房”里早就装了摄像头。“我们知道它快要生了,一个人也不敢进去打扰它。”师建勇紧张地待在监控室里观察。

  凌晨3时多,大约15平方米水域面积的河马池里,池水一片红色,怀胎八个月的晶晶顺利自然分娩,产下一只目测体重约30公斤的幼崽。这也是浙江省内人工饲养河马的首次成功繁育,胎盘也将被制作成标本。

  此后10多天里,母性十足的晶晶一直趴在室内的水池里,寸步不离地守候在孩子身边,就连平时可以随便摸它拍它的饲养员也绝不让走近半步,所以饲养员至今还没有机会辨别小河马的性别。即便昨天上午晶晶带着孩子出来见世面,母子俩也是一直泡在水池里只露出脑袋。不过据饲养员目测,长着一张大嘴、不时潜入水下吸奶的小河马体重已经不下45公斤了,算起来平时每天要长1公斤多。

  (感谢热心读者郑先生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