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茅”片仔癀股价持续低迷 市值缩水逾280亿元

返回

产品涨价赶不及原材料涨幅,收购“鸭蛋公司”遭质疑

“药茅”片仔癀股价持续低迷
市值缩水逾280亿元

阅读数:0

  日前,投资者眼中的“药茅”片仔癀披露了上半年的成绩单,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6.51亿元,同比增长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22亿元,同比增长11.73%。其中,公司医药制造业务实现毛利率67.55%,同比减少6.68个百分点。

  不过,尽管片仔癀业绩创出历史新高,但仍然不及投资者预期。在7月24日中期业绩预告披露后的次日,片仔癀股价大跌7.59%,总市值一日内缩水280多亿元。至今,片仔癀股价仍陷低迷,在每股200元附近徘徊。

存货大增11.6亿元,原材料涨价制约业绩增幅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自2009年出现净利润个位数下滑之后至今的14年间,片仔癀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年年增长,这在A股市场中没几家公司能做到。尽管如此,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也来之不易,因为天然牛黄价格的上涨吃掉了许多利润。

  中报数据还显示,上半年公司存货大增11.6亿元,同比增长34.36%,公司表示主要系报告期末公司战略物资储备增加所致。上半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高达42.79亿元,同比大增86.29%,这也是公司积极加大原材料战略储备的一个体现。

  业内人士分析,这有可能是公司在囤原材料以抵御药材涨价的风险。换言之,片仔癀押注的天然牛黄等原材料继续涨价。

  天然牛黄作为片仔癀锭剂和安宫牛黄丸(双天然)的重要原材料,其价格波动对于公司利润水平影响较大。根据中药材天地网,2023年1月~12月天然牛黄的价格从57万元/kg一路上涨至140万元/kg,2024年其价格基本稳定在140万元/kg的高位。

  2023年5月,片仔癀国内市场零售价格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涨幅达到28.8%。不过,片仔癀此次大幅提价并没能推动业绩大幅增长,2023年净利润增长仅13%。历史上,涨价曾经是片仔癀持续高增长的利器。

  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会同海关总署起草《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国投证券认为,天然牛黄如果开放进口,有望适当缓解供需缺口,平稳市场价格,进而减轻片仔癀成本端的压力。

线下销售占绝对优势

收购“营收鸭蛋”公司遭质疑

  分渠道来看,片仔癀公司线下渠道能力超强。上半年公司线上销售仅2.52亿元,占比不到5%,线下销售53.86亿元,占据绝对优势。

  公司拥有近400家片仔癀国药堂,还有片仔癀终端销售网点。2024年1月3日起,公司旗下所有“片仔癀体验馆”升级为“片仔癀国药堂”。公司表示,这样更加突出中医药、大健康属性,优化提升品牌形象体系。公司还布局各地的名医馆(国医馆),新增京东医药和阿里健康大药房线上销售渠道,丰富线上销售平台矩阵。

  在主流连锁渠道方面,通过全资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与多家头部知名连锁建立了全品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终端门店覆盖超过10万家。

  不过,在业绩不及市场预期之际,片仔癀一桩关联交易而引发监管和市场的关注。8月10日,片仔癀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漳州片仔癀投资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2.54亿元,向漳州市国投公司收购漳州市“明源香料”100%股权。而根据明源香料的财务信息来看,2023年度以及2024年第一季度,其营业收入均为零。

  8月14日,片仔癀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就是因为这桩交易的对象是一个营业收入“吃鸭蛋”的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本次交易作价以评估值为依据,评估基准日为2023年12月31日,经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确认明源香料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2.54亿元,增值率78.29%。根据公告披露的资产评估情况,明源香料资产评估中的主要增值部分为长期股权投资,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净额的账面价值为1.75亿元,评估价值则达到约2.87亿元,增值率达63.65%。

  片仔癀在公告中表示,明源香料的长期股权投资系对漳州水仙药业30%的股权投资,2022年、2023年水仙药业营收分别为2.83亿元和3.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02.73万元和4700.82万元。以此数据计算,片仔癀收购水仙药业的估值达到了18倍,比A股市场上众多医药公司的估值都要贵不少。

  对此,片仔癀表示收购完成后,水仙药业可与公司在品牌宣传、产品营销、渠道拓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提高双方的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本报记者 刘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