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曼谷成为超级“接盘侠”

返回

总共举办了四届亚运会,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和它比

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曼谷成为超级“接盘侠”

作者:本报记者 曹林波 阅读数:0
1966年亚运会板球比赛
印度队与日本队
普密蓬国王是帆船好手。资料图
苏帕查拉赛体育场

  说起亚运会的历史,不得不提到泰国首都曼谷,它分别于1966年、1970年、1978年和1998年成功举办了四届亚运会,成为亚运会历史上举办次数最多的城市。

  在位时间最长国王见证所有曼谷亚运会

  泰国曼谷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取得1966年第五届亚运会举办权的。

  为了筹备第五届亚运会,泰国政府动支了1500万美元经费,几乎占泰国当年国家总预算的五十分之一,其中1300万美元是用来兴建新的场馆设施、道路修筑及美化环境等。通过举办那届亚运会,曼谷城市建设大有改观。

  泰国国家体育场是曼谷举行前三次亚运会的主赛场,当地人称苏帕查拉赛体育场,这座体育场建成于1935年,能同时容纳3万多名观众。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维护下,有着近80年历史的苏帕查拉赛体育场,到今天仍然散发着青春活力,目前主要是用作大型足球比赛。

  除了体育场,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这位泰国国王1927年出生,1946年登基,1950年加冕,在位时间长达70年126天,是泰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普密蓬国王在位期间经历了1966年第五届、1970年第六届、1978年第八届及1998年第十三届亚运会,四次亚运会都是由他主持开幕式。

  普密蓬国王自己也是个体育爱好者,是位快艇和帆船好手,曾代表泰国参加国际快艇赛得过奖牌,亲自动手为自己设计过两艘比赛用帆船,还曾历时17小时驾帆船航行60海里横渡泰国湾。

  当曼谷出面救急举办第六届亚运会时,由于泰国政府没有庞大预算,比赛种类也缩减成13种运动135项比赛,网球及台球项目取消。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普密蓬国王喜欢,这届亚运会还是增加了帆船项目,这也是帆船首次在亚运会中成为比赛项目之一。

  屡接烫手山芋,曼谷成“超级接盘侠”

  在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运会之后,估计曼谷自己也不会想到,会变成“超级接盘侠”再次举办亚运会,而且不止一次。

  最近一届的2018年亚运会就是越南因为财政吃紧放弃举办权,转而在印尼雅加达举办。

  其实,这并不是亚运会第一次被放弃,历史上已经有过两次类似经历,也正是这两位前任的出现,塑造了“超级接盘侠”——泰国曼谷的光辉形象。

  1970年第六届亚运会的举办权原本归属韩国汉城(首尔)。但就在会期前一年多,韩国却以国家安全为由,向亚洲运动会协会书面请求放弃第六届亚运会承办权,使得亚运会首次面临断档。

  亚洲运动会协会多次召开临时会议,决定商请第五届亚运会办得相当成功的曼谷出面救急。由于泰国政府没有庞大预算,各会员组织开会后决定,由大家视各自的经济状况分担这次亚运会的举办经费。

  8年后,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本来应该由巴基斯坦主办的第八届亚运会又一次被放弃,关键时刻曼谷再次挺身而出,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当然,这次还是大家一起凑钱办亚运会。

  算上1966年和1998年两届曼谷亚运会,曼谷一共举办了四届亚运会,成为当之无愧的最佳主办国。其两次临危受命的果敢和仗义,也让泰国曼谷成为亚运会得以延续下来的“超级英雄”。

  但“超级英雄”也有累的时候——曼谷自己也曾差点放了亚运会的“鸽子”。

  泰国在1990年申办1998年曼谷亚运会时,完全没有预料到8年后的困境。申办时泰国是亚洲的第五条“小龙”,民众指望这第四次承办亚运会可以提高旅游业声势,扩大国家威望。

  但是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泰国是98年金融风暴发源地,遭受的打击亦最为深重,其原本8%的经济增长率不到一年时间变成7%的负增长,泰国经济陷入了深渊。曼谷亚运会的财政预算也由原来的29亿泰铢(当时泰铢和人民币的汇率为5:1)降低为20.9亿泰铢。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通过努力,这一届亚运会依然照常开幕,最终4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万多人相聚曼谷,参赛人数超过了4年前的广岛亚运会。

  曼谷在深陷金融危机的时期成功举办亚运会,虽然过程艰难,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泰国民众和外国投资者对于泰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性别检查,从曼谷亚运会开始

  从1966年第五届曼谷亚运会开始,亚洲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赛会开始对女子运动员实行性别检查,遵照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的决议,这次亚运会200余名田径女运动员首次接受性别检查。

  或许现在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世界体育史上,多有男性冒充女性摘金夺银的先例。远的可追溯到1932年奥运会上夺得女子100米金牌的波兰选手瓦拉谢维奇,近有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夺得800米冠军的南非选手塞门亚,赛后塞门亚被检查出是双性人而被剥夺金牌。

  国际体育组织于1966年引入性别鉴定,以确定参加女子项目的运动员性别,维护女子竞技运动的公平性。曼谷亚运会之后两年,1968年第19届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对女性运动员做了性别检查。

  随着技术的发展,到了1998年曼谷亚运会的时候,主要根据毛发测试性别结果来对性别进行检查,只需提取运动员数根连着毛囊的头发,就可以完成染色体检查。

  不过由于人权组织的谴责,在1999年6月,国际奥委会还是取消了“所有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必须参加性别检查”的规定,只在发现有“问题”时进行检测。

  这个规定从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开始实行,2004年1月,国际排联放弃性别检查,至此,世界上所有的单项协会都不再主动对女选手进行性别检查。